- 德林海 (688069)-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 管理层经营报告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3/12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德林海

(同比增幅)

-0.14亿

(-125.0%)

3.1亿

(-30.96%)

-0.93%

(-124.41%)

37.48%

(-10.31%)

-4.38%

(-134.84%)

-4.34

(-350.87%)

23.29%

(+71.38%)

2.77次

(-16.57%)

0.71次

(-8.97%)

0.24%

(-33.33%)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2.44亿

(-27.81%)

24.38亿

(-2.25%)

5.19%

(-27.21%)

29.22%

(-1.32%)

10.01%

(-26.02%)

1.47

(+31.25%)

16.35%

(-1.74%)

9.54次

(-1.14%)

1.91次

(-13.57%)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已是时代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此,我们充满信心。2023 年,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德林海经历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但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下,我们实现了成长与突破,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我们坚持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为双轮驱动战略,保持冷静、坚定的态度,不断砥砺前行,成功完成了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双重验证。同时,我们也积极拓展产业链的深度与广度,在新业务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未来的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1,004.23 万元,由于部分在手订单未能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验收,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0.92%;另主要由于应收款项(含合同资产)账龄迁徙,2023 年度合计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含合同资产减值损失)约 9,263.80 万元,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下降,2023 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4.11 万元,同比下降-123.83%。报告期内,公司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进一步降低应收账款回款风险,与云南片区的通海、大理业主就前期拖欠公司的部分应收款项达成债务重组方案,收回12,103.49万元的应收款,该事项增加公司2023年度税前利润2,280.81万元,公司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因此增加。公司业务拓展成效显著,2023 年全年签订的订单金额增加,公司自研的新一代清淤技术顺利实现商业化,绩效付费模式得到商业验证,整湖治理模式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新增客户数量多,覆盖区域广,在手订单储备充足,总体发展态势向好。 二、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 公司发展战略 鉴于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方向。德林海凭借深厚的环保基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业务特色,制定了五年期发展规划。该规划通过湖库富营养化的内源治理及其衍生业务,以绿水青山为起点,致力于发展绿碳绿氢技术,在 3-5 年内,实现公司由蓝藻治理龙头企业向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综合服务龙头企业的转化,在生态环境领域内,实现绿水青山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将“湖泊生态医院”打造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名片 公司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 ESG 为核心原则,构建以湖泊生态医院为基础的湖库治理新模式。此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治理方式,更侧重于结果导向,即购买环境绩效和服务。湖泊生态医院秉持服务富营养化湖库的理念,致力于通过全面的诊断服务,如水质监测预警、生态环境评估和富营养化诊断等,帮助湖库管理者深入了解湖库的健康状况,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医院拥有完善的诊疗技术和设备,确保对湖库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医院重视科研创新,为湖库治理提供更为科学、高效的支持。 2.扩大核心设备平台销售 公司计划加大三大核心整装集成设备平台的销售力度,包括湖泊健康管理平台--湖长工作站、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平台、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平台。同时,公司将加强销售后的专业团队运营能力,确保设备平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服务。 3.积极推动甲烷减排与 CCER 开发 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专业研究,湖库清淤是实现甲烷减排的主要和有效手段。公司已对多个湖库底泥沉积物甲烷通量进行实地监测,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在此基础上,公司将积极推进湖库清淤减淤工作,实现甲烷减排,并探索 CCER 的开发路径。 4.深化零碳领域布局与绿氢商业化探索 公司根据战略规划,积极探索绿氢的实施路径,在零碳领域布局了绿氢制造关键设备。公司已取得高压差式 AEM 电解水系统的研发成果,并将在此基础上推进产品的第三方权威认证工作,探索商业化路径的实现。 5.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深厚环保底蕴的企业,我们将 ESG 视为业务的核心价值观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以 ESG 为核心,推动德林海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 经营计划 随着全球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德林海公司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接2024 年的挑战与机遇。基于公司的五年发展规划,我们将继续依托三大核心技术: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诊断技术、蓝藻应急处置及原位控藻技术、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全力推进公司的战略发展,致力于开创湖泊生态医院的新篇章。 1、湖泊生态医院投入运行 2024 年 5 月,德林海将迁址无锡滨湖区康乐路 9 号,标志着湖泊生态医院的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对公司多年来在湖库内源治理技术体系化运行又一次革新的起点,也是对我们使命的坚守,更是对习总书记“长江病了”的讲话的诠释。湖泊生态医院将成为我们为湖泊生态环境提供全面、系统解决方案的平台,以科技创新和专业服务为核心,助力我国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事业。 2、在全国关键湖库再建 10 个河湖长健康管理工作站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国的富营养化湖库,公司计划 2024 年在全国关键湖库再建 10 个河湖长健康管理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将作为公司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环保组织等各方合作的重要桥梁,推动湖泊生态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工作站也将作为公司湖泊生态医院技术展示和推广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德林海的技术和理念。 3、积极推广“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 公司成立了清淤事业部,以事业部的形式重点拓展“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这一技术将结合德林海湖泊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诊断技术和蓝藻常态化防控技术,将从源头上解决湖泊污染问题。公司将积极推进湖库清淤减淤工作,实现甲烷减排,并探索 CCER 的开发路径。 4、深化蓝藻防控主流核心技术“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在关键水域的应用 随着 34 套“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在太湖、巢湖及星云湖的全面商业化应用,本公司计划在 2024 年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太湖、巢湖及星云湖以外水域的应用,以期通过公司的蓝藻防控主流核心技术,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技术的标准进行升级,由现有的团标向国家强制性标准升级。 5、完成 1 标方 AEM 高压电解槽研发成果的国际权威认证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德林海从未停止探索。2024 年,公司计划将完成零碳板块研究成果 1标方 AEM 高压电解槽的国际 TüV 权威认证,积极探索实现商业化路径。 6、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2024 年,公司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目标设定、战略路径、资源配置等,确保企业能够持续稳健地发展;其次,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后,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值和品牌影响力。 2024 年,德林海公司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优质的服务回馈社会。我们将以湖泊生态医院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专业服务为保障,全力推动我国湖泊生态治理事业的发展。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2/12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德林海

(同比增幅)

0.56亿

(-48.62%)

4.49亿

(-8.55%)

3.81%

(-49.27%)

41.79%

(-9.7%)

12.57%

(-43.22%)

1.73

(+303.53%)

13.59%

(+2.41%)

3.32次

(-32.93%)

0.78次

(-9.3%)

0.36%

(-12.2%)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3.38亿

(+20.28%)

24.94亿

(+1.55%)

7.13%

(+13.17%)

29.61%

(-0.2%)

13.53%

(+18.17%)

1.12

(+21.74%)

16.64%

(+2.34%)

9.65次

(-6.31%)

2.21次

(-18.15%)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国家推行双碳政策、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攻坚之年。从“十三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进入新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法规,对绿色低碳高质量经济体系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中提到,要加强水土保持和河湖整治,提高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同时,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发布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2)》中指出,要着力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2022 年,公司持续专注并深耕于富营养化湖(库)内源治理行业,致力降低治理流域内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提升水质,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同时,为满足当前环保节能和低碳经济的时代需求,公司正积极推进绿色环保的生物质材料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示范,其中,自主研发的“干泥法清淤整装成套技术”可以对河湖底泥进行常态化的精准汇集与清除,消减内源污染负荷,减少内源释放,改善河湖环境质量。在研的“低碳型藻(污)泥脱水干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已经基本攻克藻泥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藻泥脱水成本高、利用率低等难题,可将富营养化湖库治理形成的生物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BMF),还可极大缓解藻泥等农林废弃物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是一种洁净低碳的可再生能源。鉴于此,2022 年9 月,公司新设成立生物质新能源全资子公司,有序推进相关技术成果的转化。 2022 年,公司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稳中有进,在手订单保持稳定,经营性现金流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新技术装备全面落地应用,新区域市场大力拓展培育,生物质新能源业务积极有序推进。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公司的业务收入有所波动,部分业务地区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项目开拓进展有所放缓,使得公司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营业收入减少,导致公司利润下降。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挑战,公司坚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思路,采取“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管理提升”的策略,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经营中的风险与挑战,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新市场的开拓领域不断增加、新技术的研发力度逐步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稳步升级、持续运营能力和竞争能力越来越强,使得 2022 年的整体经营情况保持稳定、新技术成功商业化应用、新市场服务区域不断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4,882.04 万元,同比下降 8.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42.84 万元,同比下降 48.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712.55 万元,同比下降 48.7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178,395.01 万元,同比下降 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47,908.07 万元,同比下降 0.48%。 二、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 公司发展战略 未来,公司将深刻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以“蓝藻治理专家,河湖生态医院”为战略定位,充分把握发展契机,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湖库蓝藻水华灾害预防、控制及应急处置方案,致力于构建湖清、水美、万物和谐的大湖流域生态城镇发展模式。公司会继续秉承“问题导向+技术驱动”生产经营核心理念,围绕“专、精、特、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创新合作为引领,以稳健发展为前提,以打造湖泊生态医院生态系统为突破,进一步实现打通蓝藻治理、藻泥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的平台优势,将公司从蓝藻治理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展成为整湖治理这一新兴行业的综合服务商并发展成为整湖治理的龙头企业,同时公司将致力于形成“湖库治理收益+废弃物处置收益+资源化产品收益”的生态闭环,为水环境治理开创一条可持续化发展路径。 公司在坚持企业定位和进一步提升现有存量业务的盈利能力的基础上,将重点构建以湖泊生态医院诊疗型整湖治理的业务模式,以环境绩效为付费依据的整湖治理的商务模式(整湖治理+见效付费),以整湖治理创造的生态价值为资源的开发模式(EOD)三种业务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示范工程、应急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优化项目运作模式,以保持在行业竞争中的领先性与高维性。同时继续探索“湖泊大物管”和“水质治理+”等创新业务模式,打造更具代表性的标杆项目,做大做深项目整体价值。为更全面展现公司在整湖治理服务业务趋势,提升品牌形象,进一步打造德林海水生态环境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升级德林海水环境生态业务系统。 (二) 经营计划 2023 年,公司继续坚持系统思维,完善专业化协同机制;继续强化服务协作意识,提升对外服务质量和各部门协作能力;继续以公司核心技术为依托,赋能市场开拓;通过不断创新、技术赋能、机构调整、制度完善等多举措实现公司新发展。 1、不断巩固优势市场,持续深入开拓市场 公司通过优化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已形成了能发挥技术、建造、财务、资金等平台化的支撑作用的各职能中心,完善了事业部、子公司发挥市场开拓、项目运作实施及深度挖掘治理需求的市场快速影响体系。未来公司将会全力挖掘太湖、巢湖治理项目,加大河湖治理装备的推广,鼓励充分挖掘存量项目资源,扎实推进新项目落地,进一步巩固公司优势市场地位;通过治理流域“根据地”――子公司的设立,为各大重点湖泊的控藻装备服务业务提供有力支撑,帮助公司快速获取有效市场信息,获取项目拓展先机;同时又增强项目运营过程中设施设备专业服务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逐渐形成“装备+服务”全面协同发展的优势。2023年公司及各子公司将进一步与政府深入沟通交流,展示公司的技术市场优势,继续坚持巩固华东市场、稳定西南市场、开拓华南市场、华中市场。 2、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研制能力,加快推进湖库治理诊断能力建设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应用装备的升级提能,通过深入调研现有项目运行实际应用效果,充分了解基层提出的改进需求建议,进行技术攻关实现技术装备的升级提能;加强公司现有技术的迭代升级攻关,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升,以适应目前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为公司提出可行河湖综合治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加强河湖水上调查平台的构建与推广,实现河湖数字化、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加快推进湖库治理诊断能力的建设,继续打造集技术研发、诊疗分析、解决方案、系统设计、整装成套、运行维护、监测预警于一体的运行模式的湖泊生态医院。 3、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 2023 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应收账款清理催收力度,制定针对性的款项催收制度及奖励措施,成立催收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人,及时和客户进行沟通。公司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措施,积极谋划,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合力,从而实现应收款有效清收。 4、加快推进生物质新能源业务 大力推动生物质燃料颗粒技术,从而改变原有的藻泥、污泥的处置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藻泥、污泥与芦苇/秸秆科学混合,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使之具备热值高、纯度高、硫磷含量低、易于燃尽,残留碳少、挥发份高、燃点低,能量密度大等特点,可以代替燃煤在锅炉上应用,响应国家“双碳”号召;另一方面,通过将藻泥、市政污泥、秸秆的协同资源化,解决了现有单一处置存在的处理费高、供应周期不稳定以及处理量小等处置难题,具备了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C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2/06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德林海

(同比增幅)

0.41亿

(+7.89%)

1.91亿

(+9.77%)

2.77%

(+2.21%)

46.08%

(-5.3%)

21.53%

(-2.27%)

0.04

(+101.22%)

12.83%

(-24.4%)

1.45次

(-1.36%)

0.3次

(-11.76%)

0.35%

(+6.06%)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1.4亿

(-18.13%)

11.08亿

(+1.37%)

3.02%

(-20.94%)

31.37%

(-1.6%)

12.67%

(-18.99%)

0.68

(+100.0%)

16.83%

(+1.75%)

3.92次

(-5.77%)

1.04次

(-18.11%)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国家推行双碳政策的攻坚之年,从“十三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进入新发展阶段。同时,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国内环保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也继续秉承了“问题导向+技术驱动”的生产经营理念,围绕“专、精、特、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创新合作为引领,以稳健发展为前提,以湖泊生态医院构建为突破,致力于从蓝藻治理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展成为富营养化湖(库)内源治理整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亦即整湖治理的龙头企业。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业务稳定增长,在手订单充裕,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新技术的推广落地顺利,为公司后续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陆续呈散状爆发,各地对疫情管控力度加大,出现人员流动受阻、物流运输放缓、部分原材料价格上升等情况。面对重重挑战,公司积极应对,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加强新市场的开拓、加大技术研发的攻关力度、加快落地项目的建设交付与强化应收账款的催收,使得2022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项目回款等均实现增长,市场服务区域不断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75.08万元,同比增长9.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07.10万元,同比增长7.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83.75万元,同比上升17.99%。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72,348.25万元,比上年末下降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8,388.81万元,比上年末下降0.16%。 (一)公司营业收入情况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51.15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为99.87%,主营业务贡献突出,其中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实现收入16,117.18万元、蓝藻治理运行维护实现收入2,933.97万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巢湖市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实现收入4,389.45万元、派河河口蓝藻防控与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收入2,826.18万元、包河区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第一包)实现收入2,138.45万元、八房港原位控藻项目工程总承包(EPC)专用分包实现收入1,879.45万元、湖州藻水分离站能力提升项目实现收入1,194.16万元等。 (二)业务开展情况 1、公司2022年上半年订单情况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重点区域市场保持稳定,新市场拓展卓有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在华东市场实现收入1.73亿元(安徽地区10,720万元、无锡地区4,583万元、浙江地区2,029万元),已超过2021年华东市场全年收入1.62亿元;华南市场拓展较有成效,上半年实现收入342万元远超2021年全年收入34万元。多年来,公司坚持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推行“根据地”模式,不断拓展公司业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公司经营服务网络。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新增了“张桥港原位控藻试点工程EPC工程总承包”、“湖州藻水分离站能力提升项目”、“包河区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第一包)”、“巢湖市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梅梁湖蓝藻离岸防控工程”、“肥东县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凉城县岱海藻类治理及水质改善示范项目”、“肥西县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等合计超过2.5亿元的大额订单。 2、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的在手订单情况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约为7.7亿元,主要包括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设备采购项目25,410.00万元、杞麓湖及入湖河道水质提升工程-水质提升设备采购及运行采购14,468.54万元、高藻期苏州城区水源保障工程(西塘河)12,721.00万元、无锡张桥港原位控藻试点工程EPC工程总承包4,267.61万元、梅梁湾蓝藻离岸防控工程4,265.54万元、凉城县岱海藻类治理及水质改善示范项目3,211.73万元、肥西县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2,366.50万元、肥东县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2,088.63万元等。 3、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回款情况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今年已收到应收账款回款29,699.39万元,主要包括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设备采购项目回款11,940.00万元、合肥巢湖市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新增工程回款3,827.60万元、异龙湖除藻净化水质提升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回款1,938.50万元、梅梁湖蓝藻离岸防控工程回款1,446.32万元、八房港原位控藻项目工程总承包(EPC)专用分包项目回款1,229.16万元、十八湾沿线蓝藻离岸打捞应急处置工程(二期)回款1,151.18万元等。 (三)经营性现金流变化情况 2022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7,181.65元,较上年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主要是由于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设备采购项目回款119,400,000.00元,整湖治理的商务模式初见成效。经营性现金流动态变化较大,与公司大力推广湖泊生态医院--“整湖治理”的商业模式相关。公司近年来重点构建了以湖泊生态医院诊疗作为整湖治理的业务模式。该模式是公司在总结多年蓝藻治理技术及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湖库治理现况,就富营养化湖(库)内源治理所提出的新的业务模式。“整湖治理”的商业模式是湖(库)治理的新模式,是公司结合政府水环境治理需求与企业自身优势后提出的一种创新。 该模式分为建设期和运行考核期,建设运行期公司需垫付大量资金完成治理方案中的项目建设及运行治理。运行期主要是通过项目运行治理水质,达到治理方案中约定的分阶段水环境绩效指标,从而实现整湖治理的目标,同时政府按合同约定分阶段验收付费。该模式既满足了政府水环境治理需求,又大大缓解了政府一次性付款的筹资压力,为“整湖治理”业务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创新与研发情况 公司的创新与研发工作紧紧围绕着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需求而开展,主要表现在对已有技术装备的技术迭代升级、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推广以及加快湖泊生态医院的体系构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组织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品牌竞争优势。 (五)“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情况 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2021年7月,公司获得由工业和信息部授予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在技术专利先进性和独创性获国家级认可。 公司在十数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长期专注并深耕于蓝藻治理行业,由公司提出的“打捞上岸、藻水分立”的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路线与“加压灭活,原位控藻”的蓝藻水华预防、控制路线已形成国内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完整的应急处置与防控相结合的蓝藻治理技术路线,在我国蓝藻治理行业起到了先导作用。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一方面加强自身研发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河海大学、江南大学等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不仅如此,公司在不停发展壮大、立足当下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目前已经涉足富营养化湖(库)内源治理行业的所有细分领域,包括调查诊断、蓝藻治理、污染底泥治理、整湖水质提升、生态修复和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在整湖治理领域已处于主动地出发态势。一直以来,公司都致力于从蓝藻治理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展成为富营养化湖(库)内源治理整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亦即整湖治理的龙头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精神,不断强化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持续聚焦富营养化湖(库)内源治理行业,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整湖治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