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茂泰 (605208)-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 管理层经营报告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3/12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永茂泰

(同比增幅)

0.31亿

(-67.02%)

35.36亿

(+0.06%)

1.48%

(-67.97%)

7.03%

(-26.54%)

0.87%

(-67.42%)

3.01

(+457.41%)

5.76%

(+2.67%)

6.03次

(+4.69%)

4.45次

(-13.76%)

0.59%

(+13.46%)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13.04亿

(-4.75%)

198.51亿

(-12.39%)

12.07%

(-17.04%)

12.64%

(-1.48%)

6.57%

(+8.77%)

1.5

(-5.06%)

4.8%

(+8.11%)

6.9次

(-18.82%)

18.43次

(-24.62%)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公司迎难而上、破难而进,贯彻稳健经营、积极发展的经营思路,坚定铝合金全产链绿色低碳发展布局,抢抓汽车轻量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加强新客户开发,持续优化管理体系,尽管受行业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公司主导产品市场份额不丢、主营业务收入不减、客户结构不断优化,经受住了经营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也为未来扭转业绩下滑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占比稳中有升 2023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车企间价格战此起彼伏。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整个汽车产业链受到影响,公司两大主营产品铝合金及零部件都面临下游部分主要客户需求减少和价格低迷的产业环境。面对严峻的市场压力,公司积极加大客户开发力度,抢占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铝合金客户一汽铸造、文灿、舜富、金澄、遵航、瑞鹄、佳合朔、爱仕达等,零部件客户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联合汽车电子、伊控动力等销量均逆势增加,2023年,公司共销售铝合金产品约18.93万吨,同比增长约12.19%;销售零部件产品约2,527.04万件,同比增长约2.50%;此外,公司在巩固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同时,重点加大对新能源客户的开发力度,部分零部件产品直接或间接配套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吉利、奇瑞、小米、赛力斯等新能源车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公司零部件板块收入比例超过20%。公司产品结构、客户结构进一步完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产品研发成果丰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究、加快新技术领域产品开发,共获得24项专利授权,其中免热处理材料专利,制作了材料卡片,参与了部分客户的材料试制;已提交尚未授权的在审专利申请27项,其中,一体化压铸相关设备1项,一体化压铸材料成型工艺1项,新能源汽车电路控制系统用铜排相关设备3项,铝灰渣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艺及相关设备4项,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部件相关工艺2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1项,其余分别为其他汽车零部件和铝合金生产工艺或设备。 2023年,公司还启动立项包括大众、上汽通用、上汽粉末冶金、蔚来、骆驼、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瑞鹄、达奥、联合汽车电子等10多个客户50多个零部件的开发工作,有30多个零部件通过客户的PPAP认可,其中20多个零部件已进入SOP阶段;开发模具约100套,其中80多套完成验收;公司与模具供应商共同开发的大众隔热板、下壳体、上壳体、车顶前摄像头底座、前轮罩、发动机支架、域控壳体、转子托架、轴密封外壳等新产品模具,一次开发成功率提高,模具结构更合理,其使用的人性化、逃料和粘料问题得到改善,产品内在质量得到了提升;一模多件开发完成包括水道盖板、摄像头底座、雷达支架、前轮罩、隔热板等多个新产品项目;量产品设计了多个项目的一模多件方案,其中部分开模,包括油底壳、支架、前齿罩盖等。公司还成功开发生产减震塔车身件,通用铝轮罩实现小批量生产,三合一集成壳体成功量产,油底壳一模两件完成T0试模,并在车身件、底盘开展多款热管理系统项目开发。上述新工艺的应用及新产品的开发,有力支撑公司快速发展。 3、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产业链日趋完善 2023年以来,公司完成了一体化压铸厂房及设备规划,启动了厂房建设,订购了7,000T大型压铸设备,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作;公司承接的瑞鹄减震塔开始量产,间接配套奇瑞,标志着公司进入4,500T大压铸、车身结构件生产阶段,通用减震塔也进入交样阶段;安徽新能源公司的高压连接铜排(Busbar)一期完成验收,通过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2023年6月开始量产,实现销售12万套,客户包括华域电动、伊控动力、华域三电等;公司在安徽的16万吨高性能铝合金项目已完成规划、立项、土地招拍挂、环评、能评等项目前期工作,其中一期3.6万吨产能顺利建成;公司持续发展再生铝合金业务,加大废铝采购量,完成铝屑、铝灰资源综合利用布局,安徽环保公司全年共处置铝灰约3万吨,包括一次灰、二次灰和环保灰;安徽运输公司取得了危废省内、跨省转移审批手续,开展了铝屑、铝灰渣等危废转移业务,有效解决了子公司及客户公司的危废转移处理问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安徽运输公司开展的铝危废运输和铝合金液远程运输直供,也使公司铝合金液不再局限于厂内直供、铝合金液对外运输销售成为现实,大大促进公司铝合金液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公司在安徽已与多家客户开展铝液直供洽谈或合作。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公司废铝回收、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危废资源化利用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4、管理机制持续改进,经营质量全面提高 2023年以来,公司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财务部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缩小核算单位,提高预算准度,对各项成本变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为公司有效应对需求和价格下降提供重要支撑。采购部门密切关注原材料行情,准确把握原料采购的品类、时机和价格,千方百计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增强产品的成本竞争力;对易耗品采购实行价格年降,采购国产替代进口配件,降低采购成本。 生产部门不断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开展技术降成本,持续加强模具开发自制能力,减少外购;优化配料组合,提升废铝使用比例;对生产场地、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设备能力和运转效率,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损耗;对能耗铝耗等进行考核激励,调动员工降本积极性;对模具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模具冷却水消耗;完善作业要素和流程,严格控制工艺过程,减少铝灰渣产出,提高废铝的投入产出比(直收率);导入BIQS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设备点检、模具系统化保养,优化模具结构、调整压铸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废品成本;开发一模多件,减少加工余量;设备动作标准化,提升压铸技术节拍。公司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7%;全年铝合金业务销售额24.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5%;全年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额10.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5%。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发展战略 未来公司将重点研发、开拓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自强化型铝合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持续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减速箱、电控、车身、底盘等的铝、铜等部件;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和再生铝合金业务;积极扩大铝水直供业务;实现废铝、铝屑、铝灰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高度关注其他行业铝合金的应用,利用自身优势开拓产品线宽度。 (二)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围绕“成为行业最优秀的世界级公司”发展目标,紧紧把握阶段特征、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坚定铝合金金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布局,坚决落实“拓市场、稳经营、重研发、强管理”的经营思路,真抓实干、积极面对,不断夯实经营基础、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业绩,以变应变提高生产经营能力、聚焦效益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公司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实现开展一切生产经营管控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拓市场、调结构,争创优异业绩 产品的市场份额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客户开发力度,不断优化客户结构,提高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及国际客户的销售比例。铝合金业务将在保证皮尔博格、一汽铸造、科尔本、苏州三电、长安马自达、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海汽车、华域三电等长期主要客户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晋拓、文灿、舜富、旭升、遵航、欣玉、博俊等新合作客户业务规模,同时借助铝合金液远程运输优势,积极拓展公司周边的铝合金液直供体量;零部件业务将继续深化市场布局、大力开拓新能源及国际市场客户,提高优质客户占比,进一步扩大与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做好通用混动车的发动机、驱动电机及混动变速箱零部件的项目开发和销售工作,提高单车销售额;新能源业务将在与联合汽车电子、伊控动力合作新能源车载逆变器壳体的基础上,加大新客户开发,加速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铜排项目及车载嵌件注塑产品开拓和批产,积极拓展氢能源零部件相关项目。 2、保生产、稳经营,努力增产增效 产品的制造能力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24年,公司将对标行业标杆公司,从采购、工艺、技术、效率、质量、设备及模具等方面入手,降低原材料成本、铝耗、能耗、废品率、单件折旧、人工成本等各项生产成本,以生产的高负荷、稳定性、规模化实现增产增效。2024年,公司将积极拓宽原材料采购渠道,努力降低采购单价,提高采购原料质量,加大废铝、返回料的采购量;严抓配料组合,提高废料使用比例;开展标准化作业,提高直收率、回收率、合格率;与上汽通用紧密协同,导入和实施BIQS体系;深入现场管理,做好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锁定工艺参数,稳定产品质量;加强质量检验,做好自检、互检、专检;改善模具结构,提升产品合格率;实行设备预防性保养,减少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推进复制模模框重复利用,降低模具开发成本,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加强设备和生产联动,及时调整天然气流量,降低能耗;全面压缩可变成本,落实消耗性物料的定额领用、班次盘点,推进物料的规范使用和循环使用;废料分清,避免混料造成降级使用浪费;全面筛查整改现场跑冒滴漏,降低日常成本。 3、重研发、促创新,支撑业务发展 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新技术应用、新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重点开发低压铸造、超大型压铸、新能源电驱、电控、车身、底盘等零部件产品;加快压铸的微量喷涂、高真空压铸、高压点冷工艺、铸件后工序自动化等技术工艺应用;推进一模多件的开发,储备开发1号模具及一体化压铸技术能力,参与潜在客户前机舱、后地板的开发;研发新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并申请专利;实施一模多件开发、产品轻量化、加工余量减少、冷却系统优化等技术降本措施;统一设备动作标准化,优化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升级设备以提高铝合金液运输效率。 4、优机制、强基础,提高经营质量 2024年,公司将加强预算管理,增加绩效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公司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缩小核算单位,分产品独立核算,并根据不同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减亏增效策略;开展每日计算、每周分析、每月考核,严格控制可变成本的支出;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建立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各经济开机模式、原材料价格的成本最优化生产模式;推进精益生产,提升全员降本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经营者;建立体系、流程、作业标准及规章制度,推进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建设;牢牢守住安环底线,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联合安全检查,召开月度、季度安全会议,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做好废物、废气、废水、噪音管控和危废管理;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复审以及铝业管理倡议组织(ASI)认证。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3/06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永茂泰

(同比增幅)

0.03亿

(-94.0%)

15.05亿

(-9.61%)

0.13%

(-94.76%)

6.05%

(-47.8%)

0.18%

(-94.02%)

43.71

(+2181.43%)

5.77%

(-18.04%)

2.57次

(-1.91%)

2.0次

(-20.0%)

0.49%

(-7.55%)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5.73亿

(-29.43%)

103.22亿

(-1.37%)

5.51%

(-39.38%)

11.24%

(-25.22%)

5.55%

(-28.48%)

1.37

(+2.24%)

4.4%

(-4.14%)

3.63次

(-10.37%)

9.89次

(-15.54%)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 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受 2022 年整车库存影响较大。2022 年下半年,为应对国内经济形势冲击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对整车产销的影响,大众、通用等整车厂建立了较多库存,202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但“强预期、弱现实”,汽车消费较弱,整车厂面对较大的积压库存压力,展开降价促销、消化库存,尤其一季度以去库存为主,对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需求大幅下降,故公司一季度产销量下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6.10%,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规模效应下降,毛利率下降;另外,铝价的走势对应上年一季度的上涨态势而言,本期为区间震荡态势,故公司因材料上涨产生的盈利减少,2023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为-1,509.56 万元。 公司加强了全面预算管理、产品质量提升、新客户和新产品开发,采取精简人员、压减原材料采购和人员开支、提升产品合格率等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措施,公司存货、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均有较大下降,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由负转正为 1.16 亿元。公司铝合金业务在去年文灿、拓普、晋拓等客户之外,本年新增了宁波旭升、宁波欣玉、芜湖瑞鹄、宁波航锦、宁波遵航、安徽铭阳、苏州金澄、徐州金澄、博俊科技等客户,汽车零部件涡轮压壳、电机壳体及端盖、高压薄壁铸铝前轮罩、端板、减震塔、制动卡钳、busbar(电芯连接铜排)、雷达底座总成、车顶前、后摄像头底座等取得新订单或新项目。在一系列措施发力下,随着产销量恢复增长,公司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相比一季度扭亏为盈为 1,775.03 万元。进入三季度,公司新开发了佳合朔、安优信等铝合金客户,汽车零部件涡轮压壳、支架、助力器壳体等取得新项目,随着客户及新产品增加,公司产销量增长,原材料采购及人员恢复增加,经营进一步改善。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2/12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永茂泰

(同比增幅)

0.94亿

(-58.59%)

35.34亿

(+7.42%)

4.62%

(-66.98%)

9.57%

(-26.78%)

2.67%

(-61.36%)

0.54

(+177.14%)

5.61%

(-1.41%)

5.76次

(-18.41%)

5.16次

(-12.98%)

0.52%

(-11.86%)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13.69亿

(+36.22%)

226.58亿

(+22.87%)

14.55%

(+15.66%)

12.83%

(-15.31%)

6.04%

(+10.83%)

1.58

(-15.51%)

4.44%

(-19.86%)

8.5次

(+6.65%)

24.45次

(+4.04%)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 年度,公司面对宏观经济下行、汽车产业供应链冲击、大宗金属价格大幅波动、全球经济走向“滞胀”等严峻形势,始终坚持“成为行业最优秀的世界级公司”的发展目标,围绕汽车用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主业,沿着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方向布局,形成了废铝回收、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危废资源化利用的全产业链低碳循环。公司克服不利因素,控制相关风险,2022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353,396.08 万元,同比增长 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419.42 万元,同比下降 58.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58.09 万元,同比下降 34.21%。 二、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发展战略 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相关核心零部件,客户对供应商的选择要经过严格的质量审核和资质认定,确定合作关系后不会轻易变更,对拟新进入者存在较强的资质和客户壁垒;公司产品相关的汽车零部件需在严苛的工作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且制造工艺复杂、精密度高,需要较强的工艺、技术人才团队作为支撑,国内具备与整车厂商及其配套一级供应商实现同步开发的零部件供应商和铝合金原料供应商仅占少数,行业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公司所处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设备、研发、人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日常经营也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存在资金壁垒。目前,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催生了汽车零部件一体化压铸和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的开发需求,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公司铝合金业务上游为废铝回收加工和电解铝行业,最下游为铝危废处置行业,公司从事的再生铝合金行业存在往上游废铝回收加工和下游铝危废处置行业延伸布局的趋势,同时电解铝行业也存在往下游铝合金业务延伸布局的趋势。公司所处行业主要采用铝基价加加工费的产品定价模式,受汽车终端消费及下游客户降价、汽车用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趋于成熟、行业产能增加、电解铝企业提高合金化率、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产品加工费存在下降压力;同时,除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外,随着新项目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折旧、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总体存在上升压力。 公司需要巩固现有的客户、资质、技术、人才等优势,同时也需要面对开拓新客户需要付出的时间、资金、人力等成本,需要面对同行业企业产能提升、质量更优的竞争,需要面对国内外技术更新超越的压力和在公司经营波动中关键人才流失的风险,此外,公司还存在资金压力。对于一体化压铸和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公司具备材料端的技术优势,具有爱尔思和上海交大的免热处理材料专利实施许可,也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合作研发了新的免热材料技术,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试用,有望抓住免热材料市场机遇,但同时国内免热处理材料研发较多,且有来自国外的技术竞争,公司技术存在市场推广和竞争压力;对于一体化压铸,公司具有与客户共同开发、共同布局的优势,但一体化压铸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且目前经营成本较高,受限于资金压力,公司需根据客户要求布局。行业产业链延伸,一方面提升了行业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公司形成了从废铝回收、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危废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低碳循环。行业加工费下降、成本上升给公司带了较大的经营压力,但同时也促进了优胜劣汰,促使公司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管理水平,巩固了公司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提升了公司抗风险能力。 面对以上发展机遇和挑战,公司拟定如下发展战略: 未来公司将重点研发、开拓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自强化型铝合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减速箱、电控、车身等的铝、铜等部件;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和再生铝合金业务,实现废铝、铝屑、铝灰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高度关注其他行业铝合金的应用,利用自身优势开拓产品线宽度。 基于以上发展战略,公司拟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的研发,加快已有专利许可技术和合作研发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客户开拓;(2)完成安徽 16 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新建项目,并逐步提升与拓普、文灿、晋拓等新客户的合作规模;(3)布局绿色铝合金生产基地;(4)拓宽废铝采购渠道,降低废铝采购成本;(5)拓展铝危废处置业务,并开展二期 3.3 万吨建设项目;(6)持续投入安徽汽车零部件三期项目,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并与客户合作开发一体化压铸;(7)推动新能源电子部件(一期)项目铜排产品的客户试样和进一步市场开拓,实现量产;(8)开发更多轻量化产品,推动与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合作走向规模化。 (二)经营计划 2022 年度,公司按照既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开展各项业务,持续推进 16 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项目和汽车零部件三期项目建设,公司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得到加强,并向下游延伸到铝危废处置领域,形成了废铝回收、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危废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低碳循环。公司针对原材料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控制原材料成本,但受铝、铜、镍等大宗金属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期货账户发生较大亏损,2022 年度公司尚未适用套期会计准则,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同比大幅减少,同时铝价大幅下跌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采购成本与产品销售价格错配,导致公司原材料成本相对偏高。公司与供应商合作情况良好,原材料供应相对稳定。公司 16 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项目已完成主体厂房建设,汽车零部件三期项目第一阶段已投入部分压铸设备,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横梁构件、逆变器壳体及盖等。 公司新能源电子部件(一期)项目建设完成,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 busbar(电芯连接铜排)。公司 10 万吨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的一期 3.3 万吨已进入正式运营。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2/06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永茂泰

(同比增幅)

0.5亿

(-59.02%)

16.65亿

(+15.3%)

2.48%

(-68.0%)

11.59%

(-26.78%)

3.01%

(-64.34%)

-2.1

(-412.2%)

7.04%

(-7.12%)

2.62次

(-30.32%)

2.5次

(-26.69%)

0.53%

(-7.02%)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8.12亿

(+44.23%)

104.65亿

(+23.41%)

9.09%

(+23.84%)

15.03%

(-5.71%)

7.76%

(+16.87%)

1.34

(+2.29%)

4.59%

(-25.37%)

4.05次

(+6.3%)

11.71次

(+11.21%)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受到国内疫情较大影响。特别是3月中下旬以来吉林、上海等地区新冠疫情的多点暴发,对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本轮疫情导致公司上海工厂 4 月上中旬停产,对公司 4 月份产销量造成较大影响;5 月份,上海工厂处于持续封闭运营状态,需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物流,同时下游客户也受到疫情影响,导致上海厂区产销量较低。公司主要产能基地安徽工厂,由于上海客户受疫情影响停产、物流不畅等原因,4、5月份销量也间接受到疫情影响。6月份公司产销量逐步全面恢复,销量有较大提升,弥补了4、5月份疫情影响的销量缺口。上半年营业收入 16.65 亿元,同比增长 15.35%。 但由于疫情影响下,公司4、5月份产能利用率总体较低,导致报告期内单位产品综合成本偏高,总体毛利率下降。此外,为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公司及子公司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开展原材料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受2022年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上海疫情、美联储加息等宏观因素叠加影响,大宗金属期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公司及子公司所买入套期保值的铝、铜、镍期货价格呈下跌趋势,上半年期货账户累计出现较大亏损。受上述不利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85万元,同比下降5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98.70万元,同比下降31.61%。 上半年主要工作如下: 1、克服疫情影响,保持经营稳定。 华东地区是我国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区域,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公司客户主要位于华东地区和长春,同时公司在上海有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科尔本铝合金液直供项目。3 月中下旬开始长春和上海疫情大幅反弹,导致一汽、上汽等车企及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停工停产,也导致公司上海厂区 4 月上中旬停产,4 月下旬至 5 月底实行封闭生产运行;由于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周边省区至上海物流不畅,公司安徽生产基地也间接受到疫情的影响。 疫情期间,公司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根据防控政策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并畅通物流,4月下旬复工复产,为上海首批 660 家复工企业之一。复工复产期间,公司严格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落实厂区内疫情防控措施和员工管理,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封闭生产运行。疫情期间,公司主要原材料库存充足,保障了疫情期间供应链物流不畅情况下各基地的正常连续生产运行,为 6 月份全面复工复产后,公司销量的大幅提升做好了准备。公司原材料采购渠道进一步拓展,增加原料前置处理设备,加大厂家返还料如铝渣、铝刨花等回收利用。 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与上汽、一汽、华域、大众、通用、长安等客户的密切合作,紧跟客户新能源车转型步伐,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能扩张、基地布局、同步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并根据客户需求调整规划;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小米、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以及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公司铝合金液直供项目正在积极拓展过程中。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65 亿元,同比增长 15.35%。 2、持续加强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和环保科技研发。 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或与高校、下游汽车零部件客户合作研发高弹性模量高塑性铝-硅系铸造合金、高热导率铝合金、高强高韧性铝合金、免热处理高延伸率铝合金材料、免热处理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高强度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材料,部分材料具有更高的延伸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综合性能良好,并处于向汽车零部件客户送样、试制阶段,最终应用包括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5G 通讯等。其中“一种高弹性模量高塑性铝-硅系铸造合金及制法与应用”已于 2022年 7 月 12 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该产品具有质量轻、铸造性能好、兼具高弹性模量和高延伸率的特点,并且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可用于替代汽车上的球墨铸铁制零部件,主要应用于汽车刹车卡钳等对弹性模量和塑性有特别要求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积极开展铝灰资源化工艺及设备研发,为公司铝灰渣项目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2022 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专利授权 11 项,具体如下: 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提交尚未授权的在审专利申请 38 项,其中 1 项为新能源汽车电池隔板生产工艺,1项为新能源汽车制动卡钳加工工艺,2项为新能源汽车电路控制系统用铜排相关设备,8项为铝灰渣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艺及相关设备,3项为涡轮增压器,其他分别为其他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用铝合金生产工艺或设备。 3、推进环保项目与产能扩充的建设及规划。 (1)开展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 公司持续发展再生铝合金业务,以实现废铝、铝屑、铝灰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将电解铝、再生铝企业产生的铝灰渣(含二次铝灰)等纳入危险废物名录。根据新要求,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安徽永茂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铝灰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安徽广德开展10万吨/年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充分回收铝灰渣中的铝资源,另一方面处理后含铝量极低的铝灰可作为脱氧剂、铝酸钙及建筑材料的原料,不仅节省了公司危废处理成本,还可独立拓展业务,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为推动公司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的落地实施,公司成立了安徽永茂泰运输有限公司,并于 2022 年 6 月取得危险废物和 9 类危险品运输资质,可配套公司铝灰渣及铝合金液运输,不仅加快了公司铝灰渣资源化利用业务的落地实施,也使公司铝合金液不再局限于厂内直供、铝合金液对外运输销售成为现实,将大大促进公司铝合金液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 (2)积极布局汽车用铝合金产能。 上半年,公司规划投资约5.7亿元在安徽广德新建年产10万吨再生铝新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汽车用液态铝合金项目。本次新建项目,将采用公司正在研发的免热处理高延伸率材料、高屈服高延伸材料、高热导率材料等新材料,产品主要采用再生铝,除为公司现有汽车零部件客户的新增项目进行原材料产能配套外,将提升向其他客户的供货能力,满足原有客户的增长需求和新开拓客户的需要,除主要配套汽车零部件外,还将用于 5G 通信、光伏和风电逆变器等领域。 此外,为了践行“双碳”政策,顺应轻量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为现有客户转型新能源汽车及公司新开拓的新能源车客户做未来配套,公司规划投资约5亿元左右在云南砚山新建20万吨硅铝合金及深加工项目。项目将主要采用原生铝,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主要为多种中高端应用领域高性能铝合金,包括免热处理高延伸率铝合金、高屈服高延伸铝合金、高热导率铝合金等。项目位于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临近园区内大型电解铝企业,双方可形成园区内的上下游电解铝液直供。一方面,采用原生铝生产汽车用铝合金,电解铝液直供也节省了外购电解铝锭导致的重熔能源消耗、铝损耗和运输成本,此外,直供电解铝液处于高温状态,直接达到公司铝合金产品生产所需温度,进一步节省了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当地水电、天然气供应充足,且有成本优势,园区内电解铝属于水电铝、绿色铝,公司使用水电及水电铝生产汽车用铝合金符合“双碳”政策和国际采购趋势,产品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加强内控管理的制度化。 上半年,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修订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股东大会规则》、《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第 5 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第 8 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新修订或制订发布的《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第 2 号―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第 5 号―交易与关联交易》、《第 8 号―股份变动管理》等监管规则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工作制度》或《行为规范》,以及内部审计、子公司管理、重大财务决策、募集资金、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资金占用、套期保值、远期结售汇、董监高持股、投资者关系、信息披露、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内幕登记、外部信息使用人等28项公司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为公司的规范运作打好基础。公司积极开展了与投资者的交流,并及时披露了接待机构投资者的调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