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 管理层经营报告
2023/12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ROE | 毛利率 | 净利率 | 净现比 | 费用率 | 存货周转 | 应收账款周转 | 市场占有率 |
---|---|---|---|---|---|---|---|---|---|---|
精研科技 (同比增幅) |
1.57亿 (+159.7%) |
21.96亿 (-12.44%) |
7.99% (+164.49%) |
29.44% (+32.31%) |
7.17% (+168.48%) |
2.43 (+300.83%) |
17.97% (+1.13%) |
4.29次 (-14.2%) |
3.26次 (-0.61%) |
0.17% (-15.0%) |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
5.58亿 (-7.46%) |
144.78亿 (-2.83%) |
9.68% (-11.76%) |
11.49% (+1.77%) |
3.85% (-4.94%) |
2.61 (+77.55%) |
6.99% (+8.71%) |
5.83次 (-0.17%) |
5.38次 (-1.82%) |
- |
一、经营情况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1.96亿元,较上年同期营收规模减少了3.12亿元,同比下降12.44%。 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近些年,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依托于新基建的支撑,新能源的推动,新智造的实践,新材料的应用和新消费的驱动。公司作为一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近年来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产品矩阵,目前已经打造形成了六大业务板块发展新格局,部分产品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新消费、新基建等领域。 (1)新能源:一方面,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提高,储能市场规模也将逐步增加,为新能源发电的并网消纳提供支撑,但储能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会带来散热问题,公司目前也在持续开拓散热产品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并以技术方案切入为战略方向,未来有希望为其提供更高效的散热方案。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且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带动汽车行业不断智能化、电动化,对汽车配件提出新需求,而公司精密塑胶件与传动结构相结合,可提供电动活动机构组件产品,满足其需求;同时汽车舒适度的求也在不断提升,为瑞点精密的精密塑胶汽车内饰件带来更多的创新需求与机会。 (2)新消费: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 在消费电子领域,折叠屏手机、具备监测身体健康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环、提供沉浸式的虚拟环境的头显设备等,都是新消费的代表性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智能化和高科技的追求,以及对健康的管理,公司金属零部件、精密塑胶零部件以及转动结构产品可以为消费电子行业提供更创新、更好性能、更轻量、更可靠性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新的轻型、精密复杂的零部件。在智能家居领域,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需要更加便捷、高效和健康的清洁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日常生活带来便利、提高生活质量,公司的传动结构件可以推进智能家居行业的相关产品更智能、更好性能、更好体验感。此外,公司子公司从事的业务主要涉及美容仪、吹风机、咖啡浓度测量仪、咖啡豆电子秤等小家电品类,而现在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及提升生活品质的追求,为小家电类产品业务的开拓带来了新动力和机遇。 (3)新基建:新基建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更侧重于信息数字化和智能化。一方面,新基建会带来更多的需求场景及需求量,从而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新基建会对散热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芯片、服务器以及超充桩等对高效散热方案的需求,公司散热业务以技术和服务驱动,可以提供风冷模组、液冷模组等散热解决方案,未来有望为其提供更有效散热解决方案,契合新基建领域的发展需求。 新质生产力的要义在于科技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为了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满足市场前沿需求,公司持续关注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材料、技术、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储备。 (1)材料创新:新材料是指具备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材料。公司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注重技术的创新和积累,积极配合客户在新材料方面的需求。具体而言,公司金属零部件、转动结构件采用的各类新材料,可以实现更高耐磨、高强度、更轻质、耐损耗等多样化性能,充分利用新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匹配产品的功能提升。 (2)技术和产品创新:公司各业务板块可以进行融合创新,实现高技术含量、更高价值量、更高集成度的创新产品制造,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例,公司动力板块的电机+齿轮箱传动方案与精密塑胶汽车内饰结构件产品相结合,可以制造汽车用的智能化、电动化的创新产品,提高汽车用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舒适度。 (3)制造过程创新:公司通过对现有生产线及设备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升级,多方位智能化改造,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来推动精益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运用到生产制造过程中,借助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创造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帮助公司提高柔性化排产、制造能力,全方面促进公司智能化转型,以期实现新智造。 公司将紧跟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趋势,努力拓展各业务板块在新能源、新消费、新基建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契合、满足各领域新需求的新型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公司在材料、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年度经营计划 1、维护好重要大客户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大力发展非金属板块2023年度公司严格执行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报告期内客户结构优化已取得初步成效,其中与金属制造板块的其他大客户合作有所加深,传动和散热板块的客户得到进一步开拓,而在汽车类客户中的应用规模也有所上升。 2024年度,公司将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和客户关系。首先,公司将持续维护并深耕已建立合作关系的大客户,紧跟客户步伐,配合并响应客户新需求;其次,公司将深入开拓非金属制造板块的业务与客户,尤其是传动、散热板块的客户资源池;再次,公司将努力平衡国内外市场,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大力开发国内客户和客户需求,在国内外客户方面的资源分配做适当调整,提升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最后,公司将持续挖掘消费电子领域客户在非智能手机方面对公司产品的应用,同时深挖汽车、智能家居及其他新兴领域战略型客户的其他潜在需求,多方位改善客户结构。 2、推进内部效率提升,坚持降本增效 提升公司内部效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未来,公司将不断推进内部效率提升,一方面,通过对生产线、设备等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整体制造效率和柔性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关注人员效率的提升,推进工作考核,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的尝试(如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协助工作处理),持续人员结构优化及降本增效。此外,公司还将持续加强生产、研发、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效率,以期全方位提高企业内部运营效率。 3、持续开拓创新,推进各业务板块交叉融合创新 公司打造了六大板块新发展格局,但各业务板块不是绝对独立并割裂的,而是紧密相连,并能够通过交叉融合创新提供更高技术含量、更高价值量、更高集成度的产品。公司以技术和服务为驱动,提供以多元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将积极推进各业务板块之间的融合创新,为客户提供新技术、新方案,解决客户的新需求。以精密塑胶与电机+齿轮箱能力的结合为例,可提供契合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趋势的电动活动机构组件产品;散热与电机+齿轮箱(如齿轮泵)结合,可为客户提供具备催动内部液体流动的散热方案;转动结构件不只局限于与MIM零件结合形成折叠屏转轴产品,也可以与MIM新材料(如钛合金)、3D打印工艺等结合,为客户提供更轻量化或更柔性化的折叠屏转轴配件;以设计和研发见长的安特信与以制造和管理见长的广东精研交叉融合,可以为更多的终端产品提供优秀设计方案和量产制造能力。 4、推动企业ESG建设 公司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长期价值的重要性,并努力将绿色治理理念融入公司的实际经营计划中。具体而言,公司将加大对于回料的利用,降低资源消耗;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处理废弃物及危废品,切实履行企业环境责任;通过在厂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提高对绿电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并执行员工培训计划,组织多样团建活动,注重员工关怀,综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公司将通过上述各种措施,多方位推动企业ESG建设。 |
2023/06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ROE | 毛利率 | 净利率 | 净现比 | 费用率 | 存货周转 | 应收账款周转 | 市场占有率 |
---|---|---|---|---|---|---|---|---|---|---|
精研科技 (同比增幅) |
-0.4亿 (-300.0%) |
7.82亿 (-21.88%) |
-2.11% (-337.08%) |
19.76% (+3.13%) |
-5.05% (-351.24%) |
-0.2 (-109.26%) |
23.75% (+21.17%) |
1.5次 (-5.06%) |
1.22次 (-10.95%) |
0.15% (-16.67%) |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
2.16亿 (-14.62%) |
60.77亿 (-11.15%) |
3.82% (-15.86%) |
10.63% (+0.28%) |
3.56% (-3.78%) |
3.26 (+393.94%) |
6.64% (+2.31%) |
2.46次 (-3.15%) |
2.52次 (-1.18%) |
- |
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受上年度末海外大客户需求波动、客户降价、设计变更的持续性影响,公司加大了消费电子行业其他客户的开拓力度,同时大力发展传动(电机+齿轮箱模组、折叠屏转轴)、散热模组等偏向于设计组装的轻资产业务板块,并配合客户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推动新项目爬坡量产。 (2)具体经营情况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248.3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1.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0.7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27.22%;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9.0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440.60%。2023 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8,092.14 万元,环比增长 59.48%;2023 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70.87万元,单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分产品来看,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MIM 零部件及组件方面:上半年度,一方面受海外大客户2022 年末出现的需求波动、设计变更等因素的持续性影响,报告期内海外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显著;另一方面MIM 板块其他客户收入虽有所增长,但未能完全弥补海外大客户营业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MIM 板块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减少1.20 亿元,同比下降19.83%;毛利率方面,虽受到海外大客户降价的持续性影响,但海外大客户和其他客户的新项目上量、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平滑了上述影响,在MIM板块营收规模下滑、规模效应不显著的情况下,MIM板块报告期内的毛利率维持了上年同期水平。 精密塑胶零部件及组件方面:一方面受实际客观需求下滑导致检测试剂盒上下盖医疗件项目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消费电子类及汽车类精密塑胶件销量虽有所增长,但其难以弥补精密塑胶医疗件业务萎缩带来的影响,综合导致报告期内精密塑胶零部件及组件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0.54 亿元;高毛利的检测试剂盒上下盖产品比重大幅下滑且规模效应不显著的情况下,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 终端产品方面:安特信继续秉承“利润导向”的经营策略,并持续推行在 2022 年的动态项目管理策略,持续关注项目的盈利能力,对于亏损业务且经和客户协商后无法提价的,终止相关业务合作,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报告期内终端产品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0.68 亿元,同比下降67.51%;因亏损业务的终止,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相比实现由负转正,同比提高了 14.6 个百分点。报告期内终端产品的营收规模贡献虽有所下滑,但其毛利率由负转正,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明显缩减。 传动、散热类组件及其他方面:受益于传动板块的折叠屏铰链和电机+齿轮箱业务需求的增长,以及散热板块产品结构的调整(报告期内逐步调整为以散热模组方案为主要方向),散热板块产品整体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综合影响导致报告期内传动、散热类组件及其他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0.19 亿元,同比增长16.82%;毛利率达到 25.04%,同比提高 3.78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营业收入方面,上半年度,受海外大客户需求波动、设计变更等因素的持续性影响以及精密塑胶医疗件需求萎缩、安特信终端产品销售规模下滑综合影响导致同比出现下滑。净利润方面,主要受海外大客户订单需求减少、客户降价,同时高毛利的精密塑胶医疗件对利润的贡献降低,以及上述业务量的下滑导致规模效应不显著,固定成本分摊较多,综合导致净利润亏损。但单季度来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二季度较一季度环比有所好转。 (3)重点经营事项 1)深化 MIM板块改革,持续强化成本控制 为更好的应对复杂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持续深化MIM 板块改革,强化成本控制,提高产品竞争力。首先,公司通过优化组织管理架构,精简管理层级,提高管理与沟通效率,减少人力及资源浪费;其次,通过向各层级员工征集并启用提高运营效率的方案,公司全员参与并执行,全方位综合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水平;最后,完善成本核算,并在运营的各个环节全方位的推进成本控制,减少浪费,提高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在MIM 板块营收规模下滑,规模效应不显著的情况下,MIM板块整体毛利率维持了上年同期水平。 2)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非 MIM板块 产品结构方面,非MIM 板块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发展。报告期内随着新业务的开拓,精密塑胶产品中的汽车类和消费电子类产品逐步有新的项目落地、收入有所提升;传动的折叠屏转轴产品需求同比显著上升,电机+齿轮箱业务在汽车领域逐步有项目开始落地量产,传动产品整体销售规模不断增长;散热方面,产品结构从之前的VC、热管、风冷模组逐步按规划向风冷和液冷模组调整。 客户结构方面,此前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且海外大客户的占比相对较高。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其他客户的 MIM 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非 MIM 板块,拓展公司产品在汽车领域、智能家居领域及服务器等领域的应用,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一方面,虽然报告期内 MIM 业务整体销售规模有所下降,但公司对其他客户的 MIM 产品销售规模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公司开拓了包括比亚迪、弗吉亚等汽车类客户,并深挖已有客户的需求,积极配合客户进行新项目的开发,随着前期的研发项目逐步进入量产,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升;此外,公司电机+齿轮箱类产品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不断增长,散热也在热管、vc、风冷模组的基础上拓展了液冷模组方案,并成功应用于边缘计算服务器,同时,公司还在持续与客户接洽在新能源汽车三电及充电桩、储能中的散热方案应用,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非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3)加强公司各业务板块间的整合,打造平台型企业 公司以 MIM为主营业务上市以来,先后孵化了传动、散热两大业务板块,目前分别独立为精研动力、精研热能两家控股子公司;通过收购公司安特信、瑞点精密的方式拓展了精密塑胶零部件及终端产品业务;同时不断提高制程的自动化水平,发展智能制造服务板块。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六大板块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铺垫了以传动、散热为主的第二增长点。 同时,公司利用各业务板块集聚在长三角(常州)、珠三角(惠州)两地的优势,对内运营管理资源高度整合、压缩不必要的运营成本,对外在客户资源和业务拓展方面形成合力、加强协同,努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未来公司将沿着既定的战略方向,发展成为金属零件(包括 MIM、锻压、CNC 等)、部件(包括转轴、电机+齿轮箱、散热模组、精密塑胶组件等)、终端(ODM+OEM)制造能力兼备的一站式从零部件到终端产品供应的平台型企业。 |
2022/12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ROE | 毛利率 | 净利率 | 净现比 | 费用率 | 存货周转 | 应收账款周转 | 市场占有率 |
---|---|---|---|---|---|---|---|---|---|---|
精研科技 (同比增幅) |
-2.63亿 (-262.35%) |
25.08亿 (+4.33%) |
-12.39% (-254.68%) |
22.25% (-17.13%) |
-10.47% (-254.88%) |
-1.21 (-204.31%) |
17.77% (+2.01%) |
5.0次 (+11.11%) |
3.28次 (-0.61%) |
0.2% (-9.09%) |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
6.03亿 (+0.67%) |
148.99亿 (+8.06%) |
10.97% (-5.51%) |
11.29% (-4.56%) |
4.05% (-6.9%) |
1.47 (+68.97%) |
6.43% (-11.43%) |
5.84次 (-6.71%) |
5.48次 (+8.09%) |
- |
一、概述 2022 年,面对地缘冲突、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需求下滑等众多挑战,在公司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遵循年初制定的 2022 年年度经营计划,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积极应对复杂的经营环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 2,507,646,953.04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1.28%;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337,810.37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217.80%;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591,819.8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19.5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变动主要原因详见本节“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之“(五)经营情况分析”。 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鉴于海外大客户的需求下滑、供应链管理策略的变化等因素对公司 2022 年业务情况的影响,公司重新审视行业和大客户供应链的生态环境,拟逐步调整公司整体经营策略,谨慎决策,谨慎投资。 首先,公司确定了以 MIM 业务为基础,大力发展传动(电机+齿轮箱模组、折叠屏转轴)、散热模组、自动化设备等偏向于设计组装的轻资产业务板块的战略方针,拟通过行业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公司将以消费电子行业为基础,大力拓展现有业务板块在其他非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包括依托公司的传动、散热、精密塑胶等业务板块向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机器人、通信、储能及数据中心等行业拓展。 再者,公司将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和客户关系,加大对其他客户的开拓力度,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国内头部客户和海外的其他客户、汽车及智能家居等非消费电子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对于海外大客户,未来仍将是公司的重要大客户。但在合作策略上,公司在决策方面将加强量产投资以及风险管控的评估,商务方面谨慎备库、不盲目跟进降价需求,运营方面继续优化、降本增效,并协同客户一起做好降本改善,维护和客户的战略关系,关注整体盈利水平。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推进和海外大客户在前沿技术方面的合作和开发。 最后,公司将努力平衡国内外市场,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大力开发国内客户和客户需求,在国内外客户方面的资源分配做适当调整,提升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提升公司国内客户的收入规模比重。 (二)年度经营计划 1、深化 MIM 板块改革,持续强化成本控制 为更好的应对复杂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将持续深化 MIM 板块改革,强化成本控制,提高产品竞争力。首先,公司将持续推进 MIM 板块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同时,公司将在运营的各个环节全方位的推进成本控制,包括加强产品的精细化生产能力,减少浪费;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进一步管控和降低采购成本;强化基础技术工艺,提高生产的良率及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账期管理及应收款管理,优化资金周转效率。 2、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非 MIM 板块 公司目前主营为MIM业务,制程相对单一,应用场景和范围有限,且公司近三年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总额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01%、53.48%及46.92%,集中度较高。同时,因行业经营特点,公司的终端品牌商客户的集中度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对于MIM业务,公司将加大对其他客户的开拓力度,包括国内的头部客户和海外的其他客户,优化客户结构,降低客户集中度。对于非 MIM 板块,公司将大力发展传动(电机+齿轮箱模组、折叠屏转轴)、散热模组、自动化设备等偏向于设计组装的轻资产的业务板块,拓宽公司产品客户群体以及在汽车、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提高非MIM 业务产品营业收入占比,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 3、持续深耕基础技术,提高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研发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公司未来将继续强化研发和技术创新,以精研研究院作为公司的战略及研发平台,一方面深耕基础技术,注重优化在研/在产产品质量与生产工艺方面的研究,提高产品的良率与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行业发展和市场趋势,不断加强对新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探索和创新,尤其是传动和散热等业务板块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不断增强公司在传动和散热等业务领域的技术积淀和竞争力。 同时,公司将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吸引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的研发生产设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展开长期合作,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与合作研发的方式,提升公司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产品开发效率,最终目标是将研发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4、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为长期健康发展赋能 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了多名具有大型制造企业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高端管理人才和具有市场开拓经验的高端业务人才,为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及经营管理能力注入新的核心力量。 借此契机,公司将在未来年度内持续精细梳理各业务板块的组织架构并做优化精简,通过扁平化的架构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效率;着重加强研发、市场、运营三大支柱性部门的团队优化及提升,以同步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市场开拓能力及运营管理水平;加快企业人才培养与筛选,强化各岗位的人员职能管理与能力考核制度,强调生产工作效率,并根据考核情况动态调整岗位设置。公司拟通过以上多重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以及研发能力,为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赋能。 |
2022/06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ROE | 毛利率 | 净利率 | 净现比 | 费用率 | 存货周转 | 应收账款周转 | 市场占有率 |
---|---|---|---|---|---|---|---|---|---|---|
精研科技 (同比增幅) |
0.2亿 (+33.33%) |
10.01亿 (+9.64%) |
0.89% (+4.71%) |
19.16% (-7.71%) |
2.01% (+24.07%) |
2.16 (-19.4%) |
19.6% (-7.81%) |
1.58次 (+5.33%) |
1.37次 (-9.87%) |
0.18% (-18.18%) |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
2.53亿 (-9.32%) |
68.4亿 (+8.8%) |
4.54% (-14.18%) |
10.6% (-13.89%) |
3.7% (-16.67%) |
0.66 (-32.65%) |
6.49% (-17.64%) |
2.54次 (-13.31%) |
2.55次 (+4.51%) |
- |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1)消费电子行业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电子产品便携化、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需求越来越高,叠加蓝牙 5.0 技术、云计算技术、5G通信技术和 AI 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新的产品形态,进一步促进消费产品升级需求,消费电子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期,其中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是公司产品主要的应用领域。 1)智能手机 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有所放缓,根据 IDC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13.5 亿部,同比增长 5.7%;2022年上半年,受经济不确定性、疫情形势等因素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6 亿部,同比略有下降;根据IDC 预测,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滑 3.5%至 13.1 亿部,但 2022 年的负增长将是一个短期挫折,预计到 2026 年将实现 1.9%的五年年复合成长率。 面对智能手机功能创新的收窄,形态上的创新开始成为各大厂商关注的重点,而创新倍受市场青睐的折叠屏手机正逐渐兴起,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根据 DSCC 数据,2021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 798 万部,同比增长 254%;预计 2022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 1,777万部,2026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5,468 万部,市场空间广阔。折叠屏手机自 2018年以来累计发布机型数量已经超过 20 款,尤其是 2021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多家厂商的入局,新机型的数量也明显增多,未来随着国内外品牌厂商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产品的迭代和供应链的成熟,折叠屏手机的使用体验和价格也将改善,将有效推动其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2)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是指将网络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等集成于一体的设备,体积一般较小,可供人们收集与共享信息数据,例如常见的智能手表、蓝牙耳机、智能手环等均属于可穿戴设备。随着人们对健康监测管理的重视以及能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技术支撑的5G 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发展布局,可穿戴设备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 IDC 数据,2021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5.34 亿台,同比增长 20.0%;2021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近 1.4 亿部,同比增长 25.4%。IDC 预测,2022 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将超过 1.6 亿台,同比增长 18.5%。其中,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发展驱动力。 ①蓝牙耳机 蓝牙耳机分为普通蓝牙耳机和真无线蓝牙耳机(TWS),相较于普通蓝牙耳机,TWS 外部构造完全摒弃了线材连接,并搭载蓝牙 5.0 技术,以其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在近年来发展快速,根据 CounterpointResearch 数据,2021 年全球 TWS耳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24%达到约 3 亿部,预计 2022 年出货量有望增长至 6 亿部,TWS 耳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TWS耳机目前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各智能手机品牌厂商旗下的TWS 品牌、传统耳机厂商以及白牌TWS 耳机。随着消费者对TWS 耳机消费认知的提升,市场竞争也是愈发激烈,TWS 耳机品牌化也在不断加速中,根据旭日大数据统计,2021 年品牌 TWS 耳机销量同比增长 60%,占比由 2020 年的 44%上升至 66%,白牌 TWS 耳机同比减少 35%,占比开始低于品牌TWS 耳机,其中安卓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快速渗透中低阶市场,带动 TWS 耳机需求增长。 ②智能手表及手环 智能手表是介于传统手表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创新型产品,既满足传统手表的属性,又可实现智能手机的部分通讯功能,且能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应用场景具备不可替代性。智能手环相较于智能手表在价格方面更具优势,同样具备健康监控功能,广泛应用于健康管理。智能手表在不断完善续航、功能多样化、数据监测准确化的趋势下,销量持续稳定增长,根据Canalys 数据,2021 年全球智能手表及手环出货量达到1.4 亿部,其中智能手表出货量为7,800 万部,同比增长11.8%;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及手环出货量达到 2,731 万部,其中智能手表出货量为 1,755 万部,同比增长 7.3%,行业渗透成长提速,而备受消费者关注的智能手表搭载的如血氧、心电图、呼吸速率侦测等健康监测功能有望实现疾病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将推动智能手表新一轮普及渗透。 (2)汽车行业 2022 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供应链的恢复,再叠加减征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发布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等政策的推出,汽车产业开始复苏。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2022 年 6 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49.9 万辆和 250.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8.2%和 23. 8%;2022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11. 7 万辆和 1,205. 7 万辆。 近年来,汽车行业正处在由传统汽车向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变革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行业趋势。今年5 月30日,财政部印发了《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新能源汽车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2022 年上半年销售260 万辆,同比增长120%,占新车销售比例达到21.6%。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 年全年汽车销量将有望超过2,700 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550 万辆,创历史新高。 (3)智能家居行业 智能家居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居有关的设施自动化、集成化,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管理系统。按照使用场景的不同,智能家居有入户场景、娱乐场景、睡眠场景、厨房场景等,涵盖家电、门锁、照明、智能连接控制、传感器等家庭里几乎大部分品类。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 公司一直以 MIM 产品为主业,并在近年来新拓展了传动、精密塑胶、散热、智能制造服务及电子制造板块业务,打造六大业务板块新发展格局,实现公司多领域、多业务、多元化的发展。 ①以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为主体的精密金属制造板块。该板块以 MIM 零件和 MIM 组件产品制造为主体,配置了以MIM 零部件为代表的精密金属制品一站式全制程生产工序,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和汽车领域。 ②传动板块。公司于 2019 年战略布局传动板块,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开发,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已成功为智能手机、智能耳机、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客户提供批量化精密传动机构产品。 ③精密塑胶板块。子公司瑞点精密主要从事精密塑胶件及其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制造,在汽车、消费电子及医疗器件等领域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客户,产品应用领域和场景广泛。 ④散热模组板块。公司可为消费电子、通信等散热领域客户提供热管、VC及其组件等散热产品,并将进一步拓展在汽车、电脑、服务器等领域的应用。 ⑤智能制造服务板块。公司一直重视智能化生产制造,持续对现有生产线及设备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升级,打造了“智能外观检测车间”,并荣获“江苏省智能外观检测车间”、“常州市示范智能车间”等多项荣誉。 ⑥电子制造板块。子公司安特信一直致力于智能耳机业务,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在声学、芯片设计、射频设计、外观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对安特信整合和管控,并充分联动公司的各项资源、业务板块及制程能力,着力布局相关电子制造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