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祥药业 (300497)-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 管理层经营报告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3/12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富祥药业

(同比增幅)

-2.23亿

(-35.98%)

16.1亿

(-2.25%)

-8.65%

(-47.61%)

10.63%

(-41.08%)

-13.87%

(-39.12%)

0.29

(-60.81%)

19.82%

(+26.16%)

2.91次

(+4.68%)

5.69次

(-9.25%)

1.5%

(+2.04%)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1.86亿

(-40.19%)

25.62亿

(-8.66%)

5.38%

(-41.9%)

29.55%

(-3.96%)

7.28%

(-34.47%)

1.8

(+80.0%)

18.8%

(+9.62%)

2.25次

(-11.07%)

6.92次

(-2.54%)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023年随着公共卫生事件消退及经济秩序回归常态,复苏成为提纲挈领的关键词。然而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积极应对挑战,并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布局未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96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080万元。 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近两年,公司在尝试与探索中逐步明晰了未来业务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医药为主业、持续深耕并稳固既有优势地位,不断发展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打造业绩增长第二曲线,拓展合成生物学微生物蛋白业务、培育未来增长新动能的发展战略。公司将围绕未来发展战略、聚焦三大板块业务,做精、做细,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的制药企业、全球新能源材料主要供应商、全球领先的微生物蛋白生产企业。严峻的行业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了唯有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将主动迎接挑战,适时灵活调整策略,主动担当、敢于作为,以更积极的姿态和更高的要求,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为实现公司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1、赓续前行,实现经营目标 2024年公司坚定实施未来发展战略,在持续巩固医药细分领域既有优势地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医药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提升产品毛利率;继续扩大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规模,通过规模优势提升公司市场份额,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不断开拓微生物蛋白业务,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努力成为微生物蛋白行业标准制定者和行业发展推动者。通过以上措施,奋力实现公司经营目标,以良好业绩回馈广大投资者。 2、创新驱动,完善生产运营体系 公司将持续完善集团管控模式,动态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组织效率和执行力。持续优化目标管理体系,强化内控、合规和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并在以往精益管理的基础上,持续提升精益型工厂建设,探索智能制造,提升精益生产水平。同时,开展生产平台统筹规划,明确各生产基地未来产业定位,提升产能集约利用水平。抓好重大技改、节能降耗及循环经济的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GMP理念和运行体系,持续夯实医药企业质量“生命线”。 3、协同优化,推动全产业链降本增效 面对行业竞争态势,成本控制是企业赢得优势的重要手段。公司将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加强研产销协同,通过建立产销联动机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等措施,进一步降本增效提质,增强产品竞争力。 4、安全生产,守护企业生命线 安全生产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要从认识、机制、行为、方法和目标五个方面进行转变,即安全生产工作要从注重经济发展向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并重转变、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员工行为上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从注重事后查出向事前预防转变、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本质安全的建设和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为此,公司将积极倡导正确的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压力传导机制,构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通过持续广泛的教育培训,将安全生产培养成为职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开展公司危化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及评审,构建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本质安全的建设,积极推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 5、合规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合规管理与合规文化是企业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建立合规制度是企业现实利益的需要,合规制度可以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保护,赢得合作伙伴、客户与投资者的尊重与信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目前,公司已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自律监管指引,建立了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公司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和制度,并根据上述规则及时更新修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积极做好公司法人治理、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工作,不仅能够防范公司经营风险,还有利于公司建立企业合规文化,加强公司软实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为公司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深化学习,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公司将认真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精神,充分理解资本市场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充分理解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关联方交易管理方面加强管控,恪守原则,远离红线。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3/06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富祥药业

(同比增幅)

-0.68亿

(-312.5%)

8.56亿

(+3.01%)

-2.56%

(-328.57%)

9.69%

(-52.01%)

-7.94%

(-303.07%)

1.23

(+484.38%)

15.81%

(+11.1%)

1.5次

(+4.17%)

2.77次

(-8.58%)

1.54%

(+2.67%)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1.46亿

(-28.43%)

13.24亿

(-6.56%)

4.24%

(-30.26%)

31.08%

(-3.51%)

11.01%

(-23.44%)

0.45

(-13.46%)

17.36%

(+6.83%)

1.11次

(-12.6%)

3.42次

(+2.4%)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公司半年度经营管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苦练内功、蓄势聚能。一方面公司管理层洞察行业发展情况,明晰公司发展战略,制定未来发展规划,为公司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不断引进人才,充实研发力量,壮大管理队伍,调整组织架构,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及效率,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赋能。2023年3月,公司成立了富祥研究院,并引进了国内外具备丰富研究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优秀研发人员充实研发团队,聚焦公司原有产品的工艺优化和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紧跟产品领域前沿,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推动公司产品迭代升级和产品技术储备,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表明公司过程安全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获得国家及国际认可,对保障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公司产品研发水平、增强客户及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公司荣登2022年度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公司创新驱动力及专业推广力获医药行业认可。 2023年上半年公司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经营形势,社会基本面恢复常态化,医药市场开始回暖,新能源锂电池行业仍保持高景气,公司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市场竞争逐步加剧,部分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主要原材料价格仍高位运行,投建项目成本费用较高,诸多因素挤压了公司利润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564.56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967.45万元。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医药板块 抗生素市场逐步回暖,根据中康开思数据,2023Q1中国等级医院及零售药店top100通用名药品总计约为1200亿,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化药销售额分别为30.37亿元、28.1亿元、9.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75%和49%。产品市场需求恢复并同比增长,但他唑巴坦、培南系列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为提高市场份额、稳固公司产品市场地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叠加主要原材料6-APA等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产品毛利率不断被压缩。但报告期内,公司仍积极采取对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的监控,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并通过对部分主要产品的工艺优化、溴素回收、三废减排等措施,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来达到减缓毛利率的过度下滑。 2、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板块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与主要电解液厂商持续加大合作力度,VC产品产销量不断提升,且公司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已具备年产8,000吨VC产品及1000吨FEC产品的产能。同时也已布局双草酸硼酸锂(BOB)、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等多个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锂盐相关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实现营收13,770.88万元,同比增长371.69%;同时,公司工艺优化和装备提升工作初见成效,虽然VC产品价格仍在小幅波动,项目折旧摊销费用成本较高,但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半年度-74.09%上升至今年半年度-7.79%,同比增长66.3%,至2023年5月底销售价格已能覆盖成本,存在利润空间。随着降本增效工作不断推进、产能逐步释放,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相关产品成本将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改进生产装备、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装备的生产强度和生产效率,并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了原材料单耗。后续公司将继续通过前述方式且打造循环经济体系,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降低综合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电解液添加剂业务毛利率。 3、生物发酵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已建成一套生物发酵生产线,利用该生产线已试制出酶制剂等产品,为了充分利用剩余装置产能并拓展业务,公司与客户合作,在该生产线上试制成功了微生物蛋白(人造蛋白)。微生物蛋白具有高效率、低消耗、可持续、更健康的特点,符合国家“大食物观”发展战略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方向,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2022年5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生物经济是未来公司经济转型的新动力。并提出了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 此外,2022年,习主席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讲到“要树立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均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该项新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态度。 传统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据全球15%,已超过地球所有交通工具排放量之和,全球每年耕地荒漠化中有30%因畜牧业所致,畜牧业每分钟消耗全球约7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植被,人口规模激增带来的肉类需求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GFI(GoodFoodInstitute)曾指出:如果没有替代蛋白,到2050年,地球将无法养活全球近100亿人口。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亚洲研究参与组织(AsiaResearchEngagement)的研究报告指出,新蛋白将在亚洲国家应对气候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微生物蛋白业务,已经与第三方咨询公司合作已启动微生物蛋白的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工作。并与江西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微生物蛋白项目进行产学研的合作,公司将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通过与江西师范大学精诚互惠合作,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增加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在“微生物蛋白”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推动国内外微生物蛋白领域的快速发展,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碳减排作出贡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4、CDMO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CDM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7.77万元,毛利率为43.72%,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司与凌凯医药合作的新材料项目。同时,公司与凌凯医药合作的新型材料单体项目,目前对已进行工艺交接的产品进行工艺验证。另外,随着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公司与凌凯医药、凌富研究院签署的帕罗韦德、瑞德西韦等抗病毒药物中间体订单已基本不再执行,前述相关存货已于2022年度依据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减值。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2/12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富祥药业

(同比增幅)

-1.64亿

(-510.0%)

16.47亿

(+15.17%)

-5.86%

(-540.6%)

18.04%

(-40.85%)

-9.97%

(-459.93%)

0.74

(-59.56%)

15.71%

(-12.58%)

2.78次

(-1.42%)

6.27次

(-4.57%)

1.47%

(+8.09%)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3.11亿

(+4.01%)

28.05亿

(+2.11%)

9.26%

(-1.28%)

30.77%

(-6.9%)

11.11%

(+2.02%)

1.0

(-10.71%)

17.15%

(-7.94%)

2.53次

(-8.66%)

7.1次

(-4.7%)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药品、生物制品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医药制造业 以抗感染药物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并逐步开始无菌原料药和制剂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长期来看,中国原料药产业是中国医药新制造的核心方向之一,具有自身升级与承接全球产业链转移的双重成长性,向更高端化创新药CDMO迭代发展的逻辑清晰,行业壁垒不断提高,行业成长性属性越发明显。 随着近年来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产能未来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在行业市场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结合公司正在积极实施的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战略,公司在部分产品领域已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完善产业链布局,未来公司产品附加值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绿色、节能、环保被高度重视,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受益于新能源车在续航里程、便利补能等方面综合优势提升、终端渠道扩展及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等因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行业规模快速提升。此外,储能锂电池逐渐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082.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61.6%,带动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 684.2GW,其中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480GWh。从而带动中国动力电解液出货量达到59.7 万吨,同比增长90.13%。而且截至2022年底,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其中中国储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达到 130GWh,同比增长超 170%。带动储能电解液出货量达到 14.3 万吨,同比增长 153.36%。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锂电池的快速增长,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高速成长。而添加剂是电解液的核心,因此VC、FEC等添加剂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同步增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3、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投入持续高速增长、受成本等因素影响,海外研发外包需求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内药事政策倒逼药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包含CRO、CMO、CDMO 等研发相关联新型业态的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CDE 于 2021 年11月15日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指出新药研发应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进行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新政发布实则推动中国走向真正创新药研发之路。 基于公司与凌凯医药、凌富药物研究院在相关药物研究生产上的业务协同,将有助于公司开展相关药品的 CDMO 业务,未来有望增强公司定制研发生产的整体竞争力。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2023年,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多措并举力行降本增效,稳固主业既有优势地位;以乐观进取的态度,积极推进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推动项目落地和产能释放,持续优化工艺和技术创新,打造业绩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继续紧绷安全生产弦,守护企业生命线,坚守企业合规治理,努力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1、深耕主业,力行降本增效 2022年,受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新投产项目产能未完全释放等因素影响,挤压了公司利润空间。为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实现稳增长增效益,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将自上而下全方位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从设计降本、工艺降本、采购降本、制造降本等多个业务模块,开展成本诊断分析,挖掘“隐性成本”空间,形成全员参与降本增效工作的良好氛围。并围绕“控制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的方针目标,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的原则,强化技术管理,严控生产性开支,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以创新成果运用,深度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着力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2、开放进取,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3年,公司将巩固和提升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板块,从横向上打造VC、FEC、BOB 等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系列产品,从纵向上构建EC―CEC―VC/FEC 产品链以及相关副产物循环利用,推进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后续产能建设工作,争取尽早投产并充分释放产能,延伸产品产业链;加大工艺优化和技术创新力度,做优做强新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以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积极拓展新型电子化学品(如三氮唑等,可应用于 PCB清洗剂等领域)、特种硅材料(如硅氮烷等,可应用于 5G光纤和芯片等领域)以及新型特种材料单体(如M2等,可应用于透明聚酰亚胺薄膜、OLED、柔性电路板FCCL、半导体及光刻胶等领域)等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公司在新材料业务板块的潜能。 3、面向未来,推进小额快速再融资 为满足公司实际发展需求,提升公司整体经营能力,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公司董事会向股东大会提请授权办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的种类和数量为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 20%的境内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待本事项经公司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后,董事会将在一年内择机实施。 4、安全生产,守护企业生命线 安全生产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要从认识、机制、行为、方法和目标五个方面进行转变,即安全生产工作要从注重经济发展向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并重转变、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员工行为上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从注重事后查出向事前预防转变、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本质安全的建设和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 为此,公司将积极倡导正确的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压力传导机制,构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通过持续广泛的教育培训,将安全生产培养成为职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开展公司危化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及评审,构建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本质安全的建设,积极推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 5、合规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合规管理与合规文化是企业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建立合规制度是企业现实利益的需要,合规制度可以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保护,赢得合作伙伴、客户与投资者的尊重与信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目前,公司已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自律监管指引,建立了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公司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和制度,并根据上述规则及时更新修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积极做好公司法人治理、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工作,不仅能够防范公司经营风险,还有利于公司建立企业合规文化,加强公司软实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为公司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2/06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富祥药业

(同比增幅)

0.32亿

(-78.95%)

8.31亿

(+7.09%)

1.12%

(-77.37%)

20.19%

(-42.69%)

3.91%

(-80.02%)

-0.32

(-153.33%)

14.23%

(+8.3%)

1.44次

(-13.77%)

3.03次

(-10.88%)

1.5%

(-1.32%)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2.04亿

(+2.51%)

14.17亿

(+0.78%)

6.08%

(+1.16%)

32.21%

(-8.96%)

14.38%

(+1.7%)

0.52

(-36.59%)

16.25%

(-13.61%)

1.27次

(-7.3%)

3.34次

(-5.65%)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医药制造业(分类代码:C27)。依托多年来在医药行业的经验积淀以及在安全环保、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公司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布局了医药 CDMO 业务和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 1、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非常明确,医疗保障覆盖面及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慢病患病率的不断扩大促使医药需求持续增长,长期看来,医药消费具有刚需性质,市场需求旺盛。 原料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基础,也是我国医药行业的优势子行业。近年来,国家原料药发展政策出台、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常态化推进等多因素推动原料药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政策鼓励原料药企业强化原料药合成工艺及发展模式的创新,广泛使用绿色环保技术设备,推动产业聚集,产业链协同发展,参与国际医药产业分工,全面开放发展。该政策的出台凸显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原料药产业发展的重视,对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新冠疫情反复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而且影响仍在持续;另外,近年来受供求关系、宏观经济环境及国际关系等影响,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企业经营压力骤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4,147.3亿元,同比增长9.1%,营业成本 552,871.1 亿元,同比增长 10.2%,实现利润总额 42,702.2 亿元,同比增长 1.0%。其中,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14,007.8 亿元,同比下降 0.6%,营业成本 8,159.6 亿元,同比增长 10.3%,实现利润总额 2,209.5 亿元,同比下降 27.6%。 2、医药 CDMO 行业快速发展,行业整体高景气 在全球医药行业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医药 CDMO 行业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近年来,全球医药外包服务市场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受国际制药企业降低研发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利益驱动、国内医药行业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及国内医药 CDMO 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中国 CDMO 市场规模呈现了更大程度的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6 年到 2020 年,中国医药 CDMO 市场规模从 105 亿元增加至 31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1.82%;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医药CDMO 市场将保持年均 31.26%的增长率,市场规模将于 2025 年达到 1,235 亿元。 3、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锂电材料市场需求提升 据《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 年)》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 61.2万吨,同比增长 83.2%,其中中国企业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 50.7 万吨,同比增长 88.5%,占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的82.8%。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带动锂电池出货量提升,拉动电解液出货量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 万辆和 1,205.7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3.7%和 6.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6.1 万辆和 260 万辆,同比均增长 1.2 倍,市场占有率达到 21.6%。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550 万辆,同比增长 56%以上。 添加剂是电解液的核心,对电解液的浸润性、阻燃性能、成膜性能等均有显著的影响,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同步增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公司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医药制造业 以抗感染药物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并逐步开始无菌原料药和制剂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主要用于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制成复方制剂,从而解决致病菌对该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目前主流的复方制剂主要由舒巴坦、他唑巴坦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合形成。 舒巴坦系列:产品主要包括舒巴坦、托西酸舒他西林等。公司是国内舒巴坦领域唯一通过国际市场认证的供应商,产品质量保障和成本控制能力居于业内前列。 他唑巴坦系列:产品主要包括他唑巴坦、二苯甲酮腙等。公司是他唑巴坦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近两年进一步扩大产能,同时在子公司奥通药业增加了巴坦中间体的新产能,确保关键中间体自主供应,该项目投产后他唑巴坦新产能将逐步释放,进一步提高公司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产品的行业地位。 (2)碳青霉烯类(培南系列)药物 碳青霉烯抗菌药物,也称培南类抗菌药物,属于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迄今为止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很强的抗菌药物,因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 目前全球已有美罗培南、法罗培南、厄他培南等多个培南类抗生素上市,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法罗培南、厄他培南和比阿培南在我国上市。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起始原料到下游原料药全产业链布局的碳青霉烯类培南系列产品生产商。拥有起始物料4AA、A9、美罗培南母核、培南侧链等产能。公司在建募投项目包含年产 600 吨 4-AA 及 200 吨美罗培南的产能。项目完成后不仅可以增强公司培南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将产业链延伸至下游更高附加值原料药,在碳青霉烯领域实现从起始原料到下游原料药全产业链布局。 (3)抗病毒药物中间体 自 2016 年收购奥通药业之后,公司成功切入抗病毒药物领域。奥通药业是公司抗病毒类药物中间体的生产平台,目前已成为洛韦类药物中间体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 洛韦系列:产品主要包括鸟嘌呤、双乙酰鸟嘌呤、双乙酰阿昔洛韦等洛韦类药物高级中间体,未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择机将产业链延伸到昔洛韦系列原料药。主要用于合成治疗疱疹以及肝病病毒感染疾病的药物。 那韦系列:公司募投项目规划年产 616 吨那韦中间体项目,产品包括氯酮、氯醇、2R-环氧化物,主要用于合成治疗艾滋病及其他病毒感染疾病的药物。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产能逐步释放,未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择机将产业链延伸到那韦类原料药。 2、医药 CDMO 业务 公司深耕医药行业,具有丰富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生产经验,具备扎实的工艺开发和高标准规模化的生产制造能力,而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凌凯医药、凌富药物研究院拥有卓越的研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全球化优质丰富的客户资源,基于双方在医药细分领域内的比较优势,双方加强合作,形成产业协同,共同为客户提供从高级医药中间体到原料药协同研发、产业化一站式服务。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合资设立凌富药物研究院开展创新小分子药物、肺动脉高压药物、新型抗病毒药物、高端生物发酵类制品等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发;公司向凌凯医药进行增资以进一步加强合作等。 面向未来,公司已设立CDMO事业部且子公司已经通过CDMO试点企业专家评审,一方面与凌凯医药、凌富药物研究院不断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进深度产业协同;另一方面,基于公司在抗感染药物领域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优势资源,积极与头部的原研公司与仿药公司进行更多的项目合作。 3、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 电解液添加剂是指改善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和提高阴极沉积质量而加入电解液中的添加物。电解液添加剂种类众多,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小、单位价值高,在不提高生产成本和改变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就能够定向优化电解液的导电率、阻燃性能、过充电保护、倍率特性等性能。其中,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使用较为广泛的电解液添加剂。 基于公司多年来医药行业经验累积形成的质量管理与EHS管理能力,以及扎实的化工工艺技术、工程装备技术等优势,对于电解液添加剂产品涉及的卤化等化学反应、物料分离、产品提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公司有多个生产基地,能够联合运作,便于新能源产品的综合布局。因此,结合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较高的成长性,公司在子公司奥通药业和富祥科技分别投资建设了“年产 6000t 锂电池添加剂项目”和“年产 10,000 吨 VC 和 2,000 吨 FEC 项目”。 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 15000 吨 VC 和 3000 吨 FEC 产品的产能。 (三)公司半年度经营管理情况 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呈现局部反复,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仍在持续。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部分产品市场需求尚未回暖,同时因公司所处园区管网检修,公司利用管网检修期间组织安排了安全生产自检维修。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公司内部团结一心,坚定实施董事会制定的“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战略,完善发展产业链体系,巩固主业既有优势地位。并且,公司不断加大医药 CDMO 业务布局,持续加快推进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建设,并逐步释放产能,以期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从而保障公司中长期发展。报告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114.94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31.33 万元,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75.63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