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百灵 (002424)-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 管理层经营报告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D-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3/12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ST百灵

(同比增幅)

-4.12亿

(-402.94%)

42.63亿

(+20.42%)

-10.96%

(-420.47%)

55.29%

(-8.03%)

-9.68%

(-352.08%)

-0.3

(-108.13%)

63.08%

(+19.47%)

1.94次

(+13.45%)

2.61次

(+14.47%)

1.15%

(+13.86%)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4.91亿

(+33.42%)

52.3亿

(+6.15%)

9.03%

(+28.45%)

44.1%

(+0.36%)

9.4%

(+26.01%)

1.14

(-46.23%)

32.27%

(-0.22%)

2.74次

(+0.0%)

4.85次

(-1.42%)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一、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要业务及主要产品 本公司是一家集苗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独家苗药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及胶囊和非苗药产品金感胶囊、维C银翘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都为公司主要盈利产品,上述产品在心脑血管类、咳嗽类、感冒类、小儿类药品市场中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积极开拓以糖宁通络为核心竞争力的苗医药一体化项目,近一步扩大推广范围。 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新一年工作计划 重要提示: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2024年,贵州百灵将持续秉持“专精于药、专注于人”的核心价值观,上下坚决贯彻董事会制定的“强化公司在苗药领域的龙头地位,力争成为中成药领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将“加强内控整改和扭亏为盈”作为重要核心工作,全面提升中成药(苗药)产业竞争优势,围绕“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通过打造规模化制造平台、全渠道营销平台、大品种创新平台、产业链整合平台四个平台,集中优势打造明星产品,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营收利润,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资本运作收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使公司成为产品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品牌影响广泛、社会美誉度高的全国医药健康行业知名企业。 公司根据产业发展态势以及医药市场的变化,公司董事会制定了2024年经营目标及计划,公司将聚焦能力提升,全力推进公司各项改革创新发展措施的有效落地,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开展内控质量专项整改工作 基于公司报告期存在的内控问题,公司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全力做好内控质量专项提升工作。一是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运作规则,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有关要求,公司全面梳理、完善内部制度;二是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职能。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将密切关注、定期核查公司与经销商之间销售费用政策执行、费用结算、费用计提、款项回收等方面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开展;三是加大对公司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持续培训力度,将强化学习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同时强化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将相关学习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杜绝违规事项的发生。 2、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公司将按照中国证监会、贵州省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加强规范公司运作。持续完善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保障公司决策、执行及监督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并借助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现采购、生产、研发、销售、财务等业务领域的内部资源整合管理、内部流程的协同及管控、信息共享,保障产销计划有序进行,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强化集团化管理,加强对控股公司的管理考核,促进各子公司的稳健发展。 2024年,公司继续推进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加强财务管理,细化各项费用支出的预算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评价分析等内容。完善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以成本为中心,制定数据化的降本增效方案,不断提质增效,实现精益生产,实现对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公司将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常态化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和物的管控,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等机构的合法运作和科学决策,充分发挥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独立董事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创造董事、监事、高管充分了解并履行职责的环境。 3、夯实核心业务领域,全力以赴增收创利 2024年将公司以战略规划为指引,聚焦主业,深化产业战略布局,拓展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在稳步发展现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挖掘现有主导产品潜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方位加强公司核心能力建设,创新赋能,提高供给优质产品的能力,提高对需求变化和市场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在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等各个环节探索利用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实现产业和服务的升级换代,着力于提高经营质量,关注现金流,关注盈利能力,关注资产回报率,通过对管理模式、销售模式、奖励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完成既定的全年经营目标,力争再创经营业绩新高。 同时公司将根据现有产品的增长趋势,合理统筹和协调年度生产计划,通过技改或新建产能项目等方式,合理优化和补齐生产环节中的瓶颈,为实现高增长率的产品快速增长提供充足的产能支撑。 4、稳步推进研发技术平台打造,加快重点研发项目进展 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创新体系的建设与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一方面公司将通过现有的研究开发平台,继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产、学、研、用”方面的合作交流,围绕新产品、新标准、新工艺的研发战略规划,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养更多的自主研发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做好现有研发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黄连解毒丸项目、益肾化浊颗粒项目、芍�H片、1.1类化药替芬泰项目、糖宁通络项目等项目的新药研发工作,加快研发项目产业化的进度,增强公司在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积极探索中医药创新发展之路,持续加大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院内制剂及同名同方药的研发力度。公司持续加大中医药研发投入,推动经典名方品种注册申报及生产落地,并关注院内制剂合作机会,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5、紧抓人才建设,积蓄发展活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高效的、灵活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通过培养、引进和外聘三种方式,扩充公司发展所需的技术开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完善岗位竞聘、业绩考核、薪酬福利、人才评估等体系,继续加强公司中层领导和后备干部的管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弘扬正气,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6、质量、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公司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 一是持续整合公司优势资源,重视提高生产供应效率和技术水平,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本增效,释放产能,提升公司竞争力。二是继续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利用公司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与业内领先企业积极合作,提高质量竞争力。三是严格按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树牢安全发展观,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标本兼治、从严从实、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务必做到重大风险隐患排查见底、防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真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持续改善安全绩效,推动公司安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提倡绿色发展,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低碳管理、循环经济作为本公司发展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运营生态体系,履行社会责任,追求持续发展,打造绿色药企。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A+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3/06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ST百灵

(同比增幅)

1.22亿

(+43.53%)

19.0亿

(+48.09%)

3.03%

(+41.59%)

56.64%

(-5.63%)

6.41%

(-3.75%)

1.0

(-8.26%)

45.62%

(-5.49%)

0.94次

(+64.91%)

1.12次

(+41.77%)

0.97%

(+29.33%)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3.59亿

(+44.76%)

27.58亿

(+12.62%)

6.65%

(+40.3%)

44.98%

(+2.37%)

13.01%

(+28.43%)

0.62

(-53.38%)

30.33%

(-0.62%)

1.47次

(+6.52%)

2.47次

(+2.92%)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1)公司主要业务及主要产品 本公司是一家集苗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独家苗药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及胶囊、双羊喉痹通颗粒和非苗药产品金感胶囊、维C银翘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都为公司主要盈利产品,上述产品在心脑血管类、咳嗽类、感冒类、小儿类药品市场中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积极开拓以糖宁通络为核心竞争力的苗医药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 (2)行业地位 公司现已是贵州省新医药产业骨干企业和全国最大的苗药研制生产企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公布“2022 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企业及产品综合统计排名”,凭借着强劲的综合实力及出色的产品市场表现,贵州百灵入选“2022 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榜”,位于综合统计排名第 13 位,同时,公司产品风寒感冒颗粒、咳速停糖浆/胶囊、黄连上清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维 C 银翘片、双羊喉痹通颗粒及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多款产品稳居各类别产品榜前列,排名持续上升。 (3)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已经成为刚需,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杂症、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在人民健康观念改变、生育政策进一步开放、老龄化社会到来的新形势下,中医药的卓越表现已经在国内外形成共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认可度不断提升、需求日益旺盛。公司多年来深耕主业发展,形成包括中药材种植、医药制造和药品流通、医疗服务、大健康产品等一二三产业的全覆盖的完整产业链条。在政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2、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概述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战略规划落实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也是公司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部署,通过打造规模化制造平台、全渠道营销平台、大品种创新平台、产业链整合平台四个平台,紧盯经营任务目标,抢抓国家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机遇,夯实主业,不断优化公司组织架构,有序推进销售模式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营销区域和渠道,加快创新研发进度,组织优化协调内部生产要素,提升生产效率和保障能力,并在提质增效、精益管理、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强化内生增长动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9,953.15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8.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033.82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4.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1,744.5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9.71%。 报告期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 (1)依托制造能力,强化产供销衔接,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公司坚持以制造能力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牢固树立精益管理理念,持续提升药品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优化产线布局,强化产供销衔接,推进降本增效落实,切实提升产品的生产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产品的综合实力。稳步推进产能释放工作,不断夯实制造基础。 公司 2020 年开始建设的扩能技改项目(前提取三车间及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将近一步增加公司的前提取产能,补足公司生产环节的瓶颈,确保公司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提取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该项目已在2021年底释放部分产能,截至2023年8月,扩能技改项目中药材醇提九条生产线已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正式投产,后续项目正在抓紧收尾。同时公司也在对其他生产线持续改进和提升生产效率,对标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水平,加快引进和换代新一代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系统,以适应和满足公司产品开发和业务创新战略需要。 (2)积极加快产品研发,推进技术创新 公司一贯重视产品研发工作,将其视为推动自身发展的源动力,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报告期公司黄连解毒丸、益肾化浊颗粒、冰莲草含片、芍苓片、替芬泰片、糖宁通络等研发项目均在有序推进研发进展。 目前公司糖宁通络已在贵州省、湖南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得《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正在积极推进解放军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河北省中医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武汉市中医院、山东省省立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的制剂申报工作,布局现已覆盖全国 18 个省区市。 (3)营销管理工作 报告期公司持续推进销售业务工作全面升级,销售部改为营销中心,新设市场监管部,将云南、四川、贵州、河南、广东、江苏、山东、湖北、湖南九个省区销售模式调整为直营制,改变以往单纯考核增长率的方式,引入人均效能、店均效能等考核项,全面升级对销售团队的要求。同时坚持以利润为首要导向,优化品种结构和价格体系,推进大品种培育工作,渠道上深耕全国性重点客户 NKA、区域大型连锁 LKA、诊疗板块等作为业绩增长的引擎,实现销量与利润的双增长。 报告期公司已完成营销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解决了市场信息隔离,实现内控风控决策有依:强化商业数据采集,使用数据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为营销中心制定销售政策提供指导和数据支撑;销售数据实时归集分析,为生产和销售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依据,为保供应提升决策效率,时时掌握市场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客户需求;销售目标和价值合理分配,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销售数据分析情况,制定各市场及产品销售目标,优化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销售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逐步形成强大合力,进一步保障公司销售业务长期持续增长。 (4)合规经营守住底线,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石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医药行业的监管政策,坚持宣传贯彻合规运营的企业文化;持续优化完善内控制度及风险防控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应合规管理要求,通过各板块及多部门协同合作,确保公司合规运营。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B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2/12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ST百灵

(同比增幅)

1.36亿

(+16.24%)

35.4亿

(+13.75%)

3.42%

(+15.54%)

60.12%

(+0.84%)

3.84%

(+2.4%)

3.69

(+32.73%)

52.8%

(+1.15%)

1.71次

(+11.04%)

2.28次

(+12.87%)

1.01%

(+9.78%)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3.68亿

(-40.55%)

49.27亿

(+2.48%)

7.03%

(-44.07%)

43.94%

(-1.57%)

7.46%

(-42.04%)

2.12

(+109.9%)

32.34%

(-4.15%)

2.74次

(+6.2%)

4.92次

(-6.46%)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一、概述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报告期公司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部署,紧盯经营目标任务,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抢抓国家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机遇,坚持发展战略和“聚焦主业、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夯实主业,提升核心盈利能力,把稳增长、调结构、塑格局、推改革、防风险有机结合,深入实施巩固协同、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精益管理等各项举措,有效应对挑战,全面攻坚克难,实现经营企稳回升,展现了良好的发展韧性。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0亿元,同比增长13.7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19.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50.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9%。 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新一年工作计划 面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要求及趋势,我们将深入学习行业政策,抓住发展机遇,持续整合营销平台,紧抓覆盖、上量两个关键指标,从存量、增量两个方向加强销售市场拓展工作,深挖市场增长潜力,锁定销售发展目标,聚焦规模核心市场、打造优势重点品种、扎实销售管控行为,同心协力以市场为导向,全力实现销售稳步发展。 展望2023-2025年,贵州百灵将持续秉持“专精于药、专注于人”的核心价值观,上下坚决贯彻董事会制定的“强化公司在苗药领域的龙头地位,力争成为中成药领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提升中成药(苗药)产业竞争优势,围绕“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通过打造规模化制造平台、全渠道营销平台、大品种创新平台、产业链整合平台四个平台,集中优势打造明星产品,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营收利润,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资本运作收益,实现有效并购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使公司成为产品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品牌影响广泛、社会美誉度高的全国医药健康行业知名企业。 公司根据产业发展态势以及医药市场的变化,公司董事会制定了2023年经营目标及计划,公司将聚焦能力提升,全力推进公司各项改革创新发展措施的有效落地,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夯实核心业务领域,全力以赴增收创利 2022年将公司以战略规划为指引,聚焦主业,深化产业战略布局,拓展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在稳步发展现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挖掘现有主导产品潜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方位加强公司核心能力建设,创新赋能,提高供给优质产品的能力,提高对需求变化和市场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在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等各个环节探索利用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实现产业和服务的升级换代,着力于提高经营质量,关注现金流,关注盈利能力,关注资产回报率,通过对管理模式、销售模式、奖励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完成既定的全年经营目标,力争再创经营业绩新高。 同时公司将根据现有产品的增长趋势,合理统筹和协调年度生产计划,通过技改或新建产能项目等方式,合理优化和补齐生产环节中的瓶颈,为实现高增长率的产品快速增长提供充足的产能支撑。 2、稳步推进研发技术平台打造,加快重点研发项目进展 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创新体系的建设与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一方面公司将通过现有的研究开发平台,继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产、学、研、用”方面的合作交流,围绕新产品、新标准、新工艺的研发战略规划,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养更多的自主研发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做好现有研发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黄连解毒丸项目、益肾化浊颗粒项目、芍�H片、1.1类化药替芬泰项目、糖宁通络项目等项目的新药研发工作,加快研发项目产业化的进度,增强公司在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积极探索中医药创新发展之路,持续加大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院内制剂及同名同方药的研发力度。公司持续加大中医药研发投入,推动经典名方品种注册申报及生产落地,并关注院内制剂合作机会,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公司后续将积极推进糖宁通络项目在解放军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等国内知名中医三甲医院的制剂申报工作。同时公司与大医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明医明诊互联网医院线上糖尿病诊疗的独家合作平台,将进一步扩大“糖宁通络”在全国市场的宣传、学术推广和患者应用工作等,公司苗医药一体化项目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3、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设按照中国证监会、贵州省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公司运作。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审与内控制度建设,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在信息披露工作上做到及时、公正和准确,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强化董事会的职责,完善董事会的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不断完善修订各项工作制度,督促各部门通力合作,相互促进,形成运作高效、协调有力、管理有序的企业组织新格局。强化集团化管理,加强对控股公司的管理考核,促进各子公司的稳健发展。 4、紧抓人才建设,积蓄发展活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高效的、灵活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通过培养、引进和外聘三种方式,扩充公司发展所需的技术开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完善岗位竞聘、业绩考核、薪酬福利、人才评估等体系,继续加强公司中层领导和后备干部的管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弘扬正气,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2023年,公司将以发展战略为导向,团结协作、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公司有信心有能力在预定的时间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着力将公司打造成管理规范、业绩优良、发展健康的上市公司。

本期经营绩效评级: C

本期经营核心业绩指标:    更多指标
2022/06 净利润 营业收入 ROE 毛利率 净利率 净现比 费用率 存货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 市场占有率
ST百灵

(同比增幅)

0.85亿

(+4.94%)

12.83亿

(+0.79%)

2.14%

(+3.88%)

60.02%

(-0.07%)

6.66%

(+4.06%)

1.09

(-78.54%)

48.27%

(-5.35%)

0.57次

(-3.39%)

0.79次

(-5.95%)

0.75%

(+0.0%)

行业均值

(同比增幅)

2.48亿

(-15.93%)

24.49亿

(-0.29%)

4.74%

(-24.04%)

43.94%

(-2.68%)

10.13%

(-15.72%)

1.33

(+27.88%)

30.52%

(-5.6%)

1.38次

(+6.98%)

2.4次

(-8.4%)

-
本期管理层经营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概况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1)公司主要业务及主要产品 本公司是一家集苗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独家苗药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及胶囊和非苗药产品金感胶囊、维C银翘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都为公司主要盈利产品,上述产品在心脑血管类、咳嗽类、感冒类、小儿类药品市场中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积极开拓以糖宁通络为核心竞争力的苗医药一体化项目,近一步扩大推广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2)行业地位 公司现已是贵州省新医药产业骨干企业和全国最大的苗药研制生产企业。报告期内召开的2022年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共生大会(米思会),公司凭借药品研发稳步创新、生产提质保量和高效的市场推广能力,再次荣登“202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公布“2021年度非处方药企业及产品榜”,凭借着强劲的综合实力及出色的产品市场表现,公司入选“2021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榜”前二十强,位于第18位,同时,公司产品咳速停糖浆/胶囊、金感胶囊、维C银翘片、双羊喉痹通颗粒及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多款产品稳居各类别产品榜前列,排名持续上升。 (3)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①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需求旺盛公司所处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结合为一体的产业,与人民生活质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也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我国卫生医疗支出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医疗保障力度不断加大。首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卫生医疗事业。我国卫生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持续提升,2000 年初医疗卫生支出占 GDP 比例为 4.6%,至 2020 年占 GDP 比例已达 7.12%(数据来源:卫健委网站《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处于上升阶段。 但从全球来看,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还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预期国家仍会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支出占比,给行业发展带来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激励。其次,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完善,覆盖面更广,保障力度更大。国家医保局发布《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21年底,参保人数达到13.6297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28,72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基金总支出24,043.10亿元,比上年增长 14.3%;当期结存 4,684.48 亿元,累计结存 36,156.30 亿元,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医保制度的加强,将会给医药消费带来长期、坚实的发展基础。 随着党和国家对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更加科学、理性,国内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给全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②老龄化、慢性病是医药行业的重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根据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 亿人,占 18.70%,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亿人,占13.5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5.44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4.63 个百分点。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老龄化速度会以较高斜率上升,“十四五”期间中国或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0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超过20%,届时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妥善应对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对各项事业的冲击,关系到国家安危、社会发展。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带来巨量的医药消费市场。 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叠加医药消费,是行业重大的发展机遇。我国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将产生长期用药及疾病科学管理成本,带动医疗开支增加。其中心血管疾病为我国最重要的慢病之一。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提到,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 万,高血压 2.45 亿。2019 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 46.74%和 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更高,长期用药需求更旺盛,且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完善基本医保政策,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 公司产品银丹心脑通是在老年人心脑血管慢性病高发领域经过市场检验、疗效口碑俱佳的支柱产品,长期来看,必将受益于老龄化和慢性病双重因素叠加而产生的广阔市场。 ③中医药产业前景广阔。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凭借其在治疗慢病领域的独特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医中药有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具备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受众人群广泛。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张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片。国家对中医药发展一贯秉持扶持和促进的态度,随着政策落地及疫情影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新的格局。 a、国家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22 年 3 月 29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次日8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既提出了在中医药服务体系、特色人才队伍、传承创新、产业和健康服务业、文化、开放发展、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具体发展目标,有强调到2025年要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医院、门诊部、诊所)基本实现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人才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实现全覆盖的基层中医药五个“全覆盖”。从各地区实践来看,北京、广东、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市均已经相继出台并落地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中医药的发展建设。 b、老龄化和慢性病叠加,使中医药的振兴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患有心脑血管、慢性呼吸系统、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持续攀升,医疗消费需求急剧增加。与西医不同,扎根于中国本土的中医药在文化认同、治疗机理、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更适宜慢性病防治与康复的特点,同时针对慢性病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在老龄化社会中需求广泛的慢性病预防和康复方面将发挥重要功能,为促进人民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c、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优异表现彰显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新彰显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中医药行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发布的多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均明确要求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3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 90%以上。2020 年 6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专家学者卫生健康专题座谈会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成药从疫情危机中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社会认知和接受度有了极大提升。 ④国家卫生医疗体制的持续完善和不断改革,给中医药企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策频出,精准施政,医药行业逐步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和“一票制”、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改革等医药政策调控下的供给侧改革使医药行业整体承压。与此同时,中药可能进入集采范围、加强合规执法力度、基药扩容等具体措施,给中药制药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2、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新冠疫情多点散发,产业链、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投资、消费、贸易等均承受巨大下行压力。但是,随着国家及各地政府认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和振作工业经济系列政策,当前国内经济正在恢复,尤其是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较为明显,后续更多稳经济增量政策有望出台,中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将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上半年,医药行业结构分化加剧,但国家鼓励支持创新、提高药物可及性的方向未变。集采常态化,推动非专利产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同时也促进医药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研发。 自2022年年初至今,比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更强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病毒席卷全球,在延续3年“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后,我国境内疫情出现反复反弹。奥密克戎超强的传播力导致本轮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三大特征。自年初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域内均发现新冠阳性患者,部分省市疫情较为严重,本轮疫情防控呈现出形势严峻、管控坚决、力度较大的特点。各地政府纷纷划定封控区域及管控区域,且基于奥密克戎病毒传播性极强的特点,管控措施的持续时间和力度较以往更强,冲击国内供应链和产业链,人流、物流及资金流受阻,我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作为实体企业,在此背景下经营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报告期,国内疫情区域性反弹引发的严格管控措施,给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是医院患者大幅减少、药品零售网点经营受限等因素,从而影响了公司的产品销售;另一方面是对供应链的影响,严格管控措施使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物流受限,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限制了公司正常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4,007.80亿元,同比下降0.60%,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28.6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 2,209.50 亿元,同比下降 27.60%,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 116.40 个百分点。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如今错综复杂的经济局势,2022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公司在管理层的领导下,全体员工同心协力,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公司生产经营依然坚定地向年初制定的目标迈进。面对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循环受阻、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等多重压力,公司直面挑战,持续推动销售、研发、生产、管理等多维度提升。报告期内,在董事会和经营层的管理下,公司继续全面推动精细化管理,深入挖掘潜力,全员上下统一思想,调整心态,提升凝聚力,强化执行力,注重结果导向,积极围绕年度经营计划有序开展各项经营工作,确保了公司经营的连续性及稳定性。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8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7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343.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844.9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63%。